NGC 300

NGC 300,即科德韋爾70Caldwell 70),是玉夫座的一個漩渦星系,是最接近本星系群的星系,並可能位於本星系群和玉夫座星系群之間。該星系由詹姆士·丹露帕於1826年8月5日發現。它是玉夫座星系團方向五個主要的漩渦星系中最明亮的[2]。從地球上觀測,它的傾斜角是42°,並有許多方面和三角座星系相當類似[4]

NGC 300
NGC 300的紫外線影像,由星系演化探测器拍攝。
观测资料(J2000 曆元
星座玉夫座
赤经00h 54m 53.5s[1]
赤纬-37° 41′ 04″[1]
紅移144 ± 1 km/s[1]
距离6.07 ± 0.23 Mly(1.86 ± 0.07 Mpc[2][a]
视星等 (V)9.0[1]
特征
类型SA(s)d[1]
角直徑 (V)21′.9 × 15′.5[1]
其他名称
PGC 3238[1] Caldwell 70[3]
參見:星系星系列表

鄰近星系和星系群資訊

NGC 300和不規則星系NGC 55傳統上被認為是玉夫座星系群的成員,但最近的距離量測指出這兩個星系其實是該星系群的前景星系[5]。NGC 300和NGC 55可能受到彼此的重力互相束縛[6]

距離量測

1986年艾伦·桑德奇推測NGC 300的距離是541萬光年(166萬秒差距)[7]。1992年 Freedman 等人的量測則是690萬光年(210萬秒差距)[2]。2006年 Karachentsev 等人的量測結果是7.0±0.3 百萬光年2.15±0.10 百萬秒差距[8]。在大約同一時間以紅巨星分支技術和邊緣檢測法量測的結果是5.9±0.4 百萬光年1.82±0.13 百萬秒差距),如使用最大似然估计的結裹是6.1±0.4 百萬光年1.87±0.12 百萬秒差距[2]。這些結果和 Gieren 等人於2005年以造父變星紅外線測光的結果6.1±0.2 百萬光年1.88±0.07 百萬秒差距)一致[2]。結合紅巨星分支技術和造父變星的結果,NGC 300的距離大約是6.07±0.23 百萬光年1.86±0.07 百萬秒差距[a]

NGC 300-OT

2008年5月14日,業餘天文學家 L.A.G. Berto Monard 在他以 CCD 拍攝的 NGC 300 影像上發現了一個光學瞬變體(Optical transient),編號為 NGC 300-OT[9]。該瞬變體的天球座標是 RA:00h 54m 34.552sDEC:-37° 38′ 31.79″[10],位於恆星形成相當活躍的星系螺旋臂上[11]。該影像中它的寬波段視星等14.3,而早先在同年4月24日所拍攝的剛從太陽後方出現的 NGC 300 的影像中,該瞬變體視星等大約是16.3[11]。更早的同年2月8日或更早拍攝的影像中則沒有該天體變亮的跡象[11]。而該天體亮度在5月15日達到峰值14.69[11]

在發現時,該瞬變體的絕對星等是-13,比典型的II型超新星暗淡,卻高於典型的新星[9][11]。此外,它的測光與光譜觀測結果顯示它不是高光度藍變星[11]。在它的亮度到達峰值以後,亮度就快速下降至2008年9月,並且持續偏紅[11],之後在可見光譜中的亮度下降率較低,但有強烈的H-α輻射[11]。進一步來說,它的可見光譜主要是相當窄的氫巴耳末系和 Ca II 發射線再加上強烈的 Ca II H 與 Ca II K 吸收線組成[9]。研究哈伯太空望遠鏡歷史影像得知了該天體準確的前身星亮度上限[9]。結果顯示前身星是一顆低質量的主序星,而它的瞬變現象可能是恆星的合併,類似銀河系內的麒麟座V838[9]。對該區域歷史影像的分析顯示這個光學瞬變體有70%的可能性是在800到1300萬年前爆發,暗示該前身星如果是一顆演化階段已離開主序星的大質量恆星,它的質量可能有12到25 M[10]

不過在2008年研究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歷史資料時,發現了該瞬變體的前身星。它是一顆被塵埃遮蔽的恆星,能量分佈類似於半徑約300天文單位、溫度300 K的黑體,並且光度大約是Lbol ×106 L。這顯示該瞬變現象與一顆質量大約是 10 M的恆星爆炸有關,而它的低光度相當於典型的II型超新星。它的光譜特性和灰塵遮蔽的狀況讓它相當類似NGC 6946內的SN 2008S[9]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對 NGC 300-OT 的觀測顯示它有相當強烈而寬的8μm和12μm輻射。這樣的特徵也可以在銀河系中富含碳的原行星雲出現[9]

SN 2010da

2010年5月23日,Monard在NGC 300內發現了一個視星等16等的光學瞬變體,該天體獲得超新星的編號SN 2010da[12]。這個光學瞬變體距離NGC 300的中心西方15.9",北方16.8",天球座標是RA:00h 55m 04.86sDEC:-37° 41′ 43.7″[13]

緊接著兩組獨立的光譜資料則指出它可能是另一次光學瞬變現象,而非超新星,而且其中一組光譜顯示它比較可能是高光度藍變星爆發[14][15],並且使用中紅外線波段尋找該天體的前身星[16]。該瞬變現象於9天內下降了0.5到0.7等,下降率遠高於同星系內2008年另一個光學瞬變事件[17]

黑洞聯星

NGC 300的核心內有一個編號NGC 300 X-1的X射線天體[18]。天文學家認為它可能是由沃爾夫–拉葉星黑洞組成的聯星系統,該系統與已確認的IC 10 X-1相當類似[18]。兩者的共同特徵是軌道週期大約30小時,並且X射線能量達到約1×1038爾格[18]

圖片集

注釋

參考資料

00h 54m 53.5s,−37° 41′ 04″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NGC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