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不信

(重定向自韩不信

韩不信(?—?),,名不信,一名不佞[1],字伯音[2],谥,又称韩简子,是韩起的孙子[3]韩须之子[4],晋国的卿大夫。韩须死后,韩不信继位,韩不信死后,他的儿子韩庚继位。[5]

韩简
晋卿
君主
子嗣韩庄子
谥号
政权晋国(春秋)
父親韩须

答天子

前510年秋季八月,周敬王派富辛和石张前往晋国,请求增筑成周的城墙。周敬王说:“上天给周朝降下灾祸,使我的兄弟王子朝等人发生乱心,以此成为伯父晋定公的忧虑。我几个亲近的甥舅之国也不得休息,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诸侯来戍守成周也已经五年。我没有一天忘记此事,忧心忡忡地好像农夫的盼望丰收,提心吊胆的等待收割时候到来。伯父如果延伸大恩,重建晋文侯晋文公的功业,缓解周室的忧患,向周文王周武王求取福佑,以巩固盟主的地位,宣扬美名,这就是我很大的心愿。从前周成王会合诸侯在成周筑城,以作为东都,尊崇文治。现在我想要向周成王求取福佑,增修成周的城墙,使戍守的将士不再辛劳,诸侯得以安宁,把坏人放逐到远方,这都是晋国的力量。谨将这件事托付给伯父,让伯父重新考虑,以使我不致于被百姓怨恨,而伯父有了光荣的功绩,先王会赐予伯父福佑的。”[6]

晋国中军佐士鞅对中军将魏舒说:“与其在成周戍守,不如增筑城墙。天子已经这么说了,即使以后有事,晋国可以不参加。服从天子的命令让诸侯缓一口气,晋国就没有忧患了。不致力去做这件事,又该去做什么呢?”士鞅同意了,于是派韩不信回答说:“天子有命令,岂敢不承奉而奔走报告诸侯,工作的进度和工程量的分配,都听从天子的命令。”[7]

营成周

前510年十一月,晋国的魏舒、韩不信,齐国的高张,宋国的仲几,卫国的世叔申,郑国的国参,曹国人,莒国人,薛国人,杞国人,小邾国人在狄泉相会,重温过去的盟约,晋国下令增筑成周的城墙。[8][9]

十一月十四日,晋国大夫士弥牟开始为成周城墙的工程设计方案,计算长度,估计高低,度量厚薄,测算沟渠的深度,观测用土的数量,商议运输的远近,预算完工的日期,计算人工,考虑器材,记下所需要的粮食,以命令各国服役。按照国家的大小分配劳役和工程地段,记下来交给诸侯的大夫们,而归总交到刘文公那里。韩不信监工,以此作为既定方案。[10]

前509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初七日,魏舒与诸侯的大夫在狄泉会合,准备增筑成周城墙。这一回,魏舒把事情交给韩不信和周王的大夫原寿过,跑去大陆泽去打猎,放火烧荒,回来以后,魏舒死在甯,继任为中军将的士鞅撤除了安置魏舒尸体的柏木外棺。[11]

前509年三月十六日,夯土工作开始,宋国的仲几不接受工程任务,说:“滕国薛国郳国,是为我们服役的,让他们完成工程就行了。”薛国的宰臣说:“宋国无道,让我们小国和周朝断绝关系,带领我国事奉楚国,所以我国常常服从宋国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的时候说:‘凡是我国的同盟,各自恢复原来的职位。’或是服从践土之盟,或是服从宋国,我们都唯命是从。”仲几说:“践土之盟本来就是让你们为宋国服役的。”薛国的宰臣说:“薛国的始祖奚仲住在薛地,做了夏朝的车正,奚仲迁居到邳地,仲虺住在薛地,做了成汤的左相。如果恢复原来的职位,我国将会接受天子的官位,为什么要为诸侯服役?”仲几说:“三代的事情各不相同,薛国哪里能按旧章程办事?为宋国服役,也是你们的职责。”士弥牟对仲几说:“我国的中军将士鞅刚执政,对往事不很熟悉,您姑且接受工程任务,我去查看一下旧档案。”仲几说:“即使您忘了,盟约时所告诉的山川鬼神难道会忘记吗?”士弥牟大怒,对韩不信说:“薛国用人作证明,宋国用鬼神作证明,宋国的罪过大了,而且仲几自己无话可说,用鬼神来向我们施加压力,这是欺骗我们。‘给予宠信反而招来侮辱’,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了,一定要惩罚仲几。”于是就抓了仲几回国。三月,晋国人把仲几送到京师。[12]增筑城墙的工程在三旬后完工,各诸侯的戍守部队都回国了。[13]

范、中行之乱

前497年,晋国的赵鞅以赵氏宗主的身份杀了族弟邯郸午,邯郸午与荀寅士吉射有姻亲关系,彼此和睦,范氏中行氏因此进攻赵氏,赵鞅逃亡到晋阳。[14][15][16]

范氏的族人范皋夷不受士吉射的宠信,想要在范氏族中发动叛乱。梁婴父受到荀跞的宠信,荀跞想让他做卿。韩不信和荀寅互相不和,魏曼多也和士吉射互相不和,所以范皋夷、梁婴父、荀跞、韩不信和魏曼多五个人策划,准备驱逐荀寅以梁婴父取而代之,驱逐士吉射以范皋夷取而代之。荀跞对晋定公说:“国君对大臣们下达命令说,先发动祸乱的人处死,这盟书沉在黄河里。如今士吉射、荀寅、赵鞅三个大臣开始发动祸乱,而唯独驱逐赵鞅,处罚已经不公正了。请把他们都驱逐。”冬季的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侍奉晋定公讨伐范氏和中行氏,没能攻克。[17][18][19]

荀寅和士吉射准备进攻晋定公,齐国的高彊劝谏说:“多次骨折就成良医了,只有攻打国君是行不通的,百姓是不会赞成的。我正是因为攻打齐国国君才来这里了。知氏韩氏魏氏三家不和睦,可以把他们全部战胜。战胜他们,国君还去依靠谁?如果先攻打国君,这是促使他们和睦。”荀寅和士吉射不听,前去攻打晋定公。晋国国人帮助晋定公,荀寅和士吉射战败,知氏、韩氏、魏氏三家跟着就去攻打他们。十八日,荀寅和士吉射逃亡朝歌。[20][21][22]

韩氏、魏氏替赵氏在晋定公那里请求让赵鞅回来。十二月十二日,赵鞅进入绛邑,在公宫里盟誓。[23][24][25]

参考资料

其他参考书目

  • 杨伯峻 《白话左传》
前任:
韩须
晋国韩氏宗主
第八代
繼任:
韩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