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

10,000卷中國類書,完成於1725年
(重定向自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圖書匯編》,又稱《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是清康熙時期由福建侯官人陳夢雷所編輯的大型類書

清雍正三年(1725年),陳夢雷與蔣廷錫《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五十二卷具茨山部

此書共有一萬卷,另目錄四十卷[來源請求],分曆象、方輿、明論、博物、理學、經濟等六「彙編」、每編再分若干「典」,共三十二典,每典又分若干「部」,共6117部,每部酌情收錄匯考(按照時間排序的描述)、總論(權威但無法按年代排序的描述)、圖、表、列傳、藝文(詩詞,注重唐朝及以前的作品)、選句、紀事(不足以收入匯考中的歷史事件)、雜錄(因缺乏真實性、偏頗或是藝術性而排除在前幾項的其他內容)、外編(宗教或非正統哲學)等項[1][2]。初版本分裝576函[3][4]有5020大冊(含目錄20冊)[來源請求],50多萬頁;共1.7億字,萬餘幅圖片,引用書目達六千多種[5]。因《永樂大典》大多已燬,此書是現存最大部的類書。

陳夢雷在《松鶴山房集》卷二「進匯編啟」提到:「凡在六合之內,鉅細畢舉,其在十三經,二十一史者,隻字不遺。其在稗史子集者,亦只刪一二」,清代重臣張廷玉評價說:「自有書契以來,以一書貫串古今,包羅萬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圖書集成》者。」

多认为古今图书集成印制于武英殿;但据裴芹和苗日新考证,古今图书集成应是在熙春园(今清华大学内荒岛)上印制的[6]

編寫過程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陳夢雷因附逆罪流放奉天府。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東巡,他得以放還,侍奉三皇子誠親王胤祉讀書。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起,陳夢雷根據「協一堂」藏書和家藏一萬五千多卷典籍,「目營手檢,無間晨夕」,編纂《圖書彙編》一書。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完成初稿,“先譽目錄、凡例為一冊上呈”。康熙御覽後認為尚需修訂增益,改賜書名《古今圖書集成》。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逝世,誠親王胤祉失勢,陳因曾奉其侍讀而受到株連。雍正元年(1723年)一月,陳夢雷被流放黑龍江。同年雍正皇帝下令抹去陳夢雷編書之名,改命經筵講官户部尚書蔣廷錫(1669年—1732年)重新排校《古今圖書集成》。此書於雍正四年(1726年)校成。

印刷版次與流傳

  • 本書編成後,於雍正四至六年(1726年至1728年)由清內府用銅活字排印成64部(未計試印本樣本1套),稱「銅字版」,至今僅存十餘部,在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與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皆有藏。
  • 光緒十年(1884年)起設立「圖書集成館」,以三號扁體字鉛印1500部,稱「鉛字本」或「扁字本」,四年後印齊。
  • 光緒二十年(1894年)光緒帝令上海同文書局石印100部,稱「同文版」或「光緒版」。此版本附有清代龍繼棟所作《考證》24卷,訂正原書引文錯訛脫漏之處約2萬條,書籍用於清政府贈送外國或頒賞大臣,共耗白銀50萬兩。此版本因50套存書在上海倉庫失火焚毀,流傳稀少。另清末時期一整套索價白銀1萬兩。
  • 民國23年(1934年)上海中華書局康有為所藏雍正銅活字本影印之縮印線裝裝訂808冊(後8冊為考證),稱「中華版」,於1940年出齊,是迄今最通行之版本。
  • 民國53年(1964年)9月,出版家蕭孟能主持的臺北文星書店投資新臺幣80萬元印製文星版本《古今圖書集成》,並精編索引與地圖集,共101冊(16開本),發行200套布面精裝,為迄今最完善之版本。
  • 1986年起,中華書局與巴蜀書社合作,據中華書局縮印本重新影印並改裝為121冊,並新增《簡明索引》一冊。
  • 1999年起該全書在台灣以雍正銅字版(書藏國立故宮博物院)為藍本製作電子化版本(由東吳大學中文系負責)出售。而相關書籍與研究論集亦隨之出版,如2001年11月出版之《古今圖書集成研究》、2006年11月出版之《古今圖書集成圖集》
  • 2006年中國大陸齊魯書社中國國家圖書館合作,把館藏雍正銅字版原大小影印,手工線裝出版50套,售價49萬圓人民幣。
  • 2009年廣西大學古籍所建成《古今圖書集成》網絡版供所有人士免費使用。全書圖像來自對1934年中華書局武英殿影印本的掃描文件,使用索引是廣西大學古籍所自1984年編制的《古今圖書集成索引》:經歷了油印本(1984年,80萬字,三大本)、印刷本(中華書局與巴蜀書社出版)、電子版1.0版(1998年,1200萬字,金海灣電子音像出版社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電子版2.0版(2007年,3800萬,光盤版,待出版;2009年網絡版)等四個階段。

目錄

六匯編三十二典六千一百一十七部一萬卷各部類目略要[1]
歷象匯編乾象典21100天地、日月、星辰、風、雲、雨、火等
歲功典43116春、夏、秋、冬、寒暑、干支、晨昏晝夜等
曆法典6140曆法、儀象、漏刻、測量、算法、數目等
庶徵典51188天變、日異、風異、地異、雨災、豐歉等
方輿匯編坤輿典21140土、泥、石、水、泉、井、輿圖、建都等
職方典2231544京畿、清代各府建置沿革等
山川典401320山、湖、海等
邊裔典542140朝鮮、日本、于闐、天竺、琉球等
明倫匯編皇極典31300君臣、帝紀、用人、聽言等
宮闈典15140後妃、宮女、公主、駙馬等
官常典65800翰林院、宗人府、將帥、節使等
家範典31116祖孫、父母、兄弟、姐妹、滕妾、奴婢等
交誼典40120師友、師弟、朋友、請托、餞別等
氏族典2696640氏族總部一部,其餘多每姓一部,雜有多姓一部。
人事典97112耳、鼻、齒、手、歲數、稱號、喜怒等
閨媛典17376閨節、閨恨等
博物匯編藝術典43824農醫、占卜、星相、畫、奕棋、幻術等
神異典70320神、鬼、釋教、道教、 異人、妖怪等
禽蟲典317192鳥、獸、家畜、昆蟲等
草目典700320草、木、花、五穀、藥材等
理學匯編經籍典66500經籍、史書、地志、諸子等
學行典97300理數、義利、廉恥、學問、讀書等
文學典49260文體、詩賦、文學家列傳等
字學典24160音義、書法、文房四寶、雜器等
經濟匯編選舉典29136學校、科舉、出身、吏員等
銓衡典12120官制、祿制、升遷、罷免等
食貨典83360戶口、田制、賦役、貨幣、飲食、布帛等
禮儀典70348禮樂、婚禮、喪葬 謚法等
樂律典46136歌、舞、鍾、琴瑟等
戎政典30300兵制、兵法、兵略及武器等
祥刑典26180律令、審判、刑法、赦宥等
考工典155252度量衡、城池、橋梁、宮殿、器物等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