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師

譬喻師梵語Dārṣṭāntika),又稱譬喻者譬喻尊者譬喻部師,佛教術語,最早出現於《大毘婆沙論》中,用來稱呼說一切有部中的某些成員。這些成員的身份不太明確,現代學者認為可能是指說轉部,或是出身健陀羅地區的持經[1]譬喻師。但是佛教學者也同意,譬喻師並不是一個有嚴密組織與傳承的單一團體,他們最大的共通點,是他們主張的教義,不被《大毘婆沙論》的編者所認同。譬喻師的許多主張後來被經量部繼承,他們被稱為經部師梵語Sautrāntika)。

概論

譬喻師這個名稱,首次在《大毘婆沙論》中出現,它被引用的次數僅次於世友、妙音、大德法救、覺天、脅尊者等人,被視為是一個重要的論敵,討論的次數遠多於其他部派,如分別說部、大眾部等。在譬喻師之外,玄奘譯《大毘婆沙論》兩次提到經部師[2][3],北涼譯《阿毘曇毘婆沙論》稱為誦持修多羅者[4]。據印順研究,這是玄奘譯《大毘婆沙論》版本的時代特色[5]

在《俱舍論》中,也提到譬喻師這個名詞,但《俱舍論》中主要是以經部師來稱呼他們。《順正理論》中,提到譬喻師、上座、經主三者,作為論敵。這三者的立論,相當於是《大毘婆沙論》中提到的譬喻師,或是《俱舍論》中的經部師。主要的差別在於,在《順正理論》中,譬喻師通常是指較古代的論師,而上座、經主,在語氣上,似乎是指與眾賢同時代的某些論師,在《成唯識論述記》中,記載順正理論所說的上座,即是室利邏多。

歸屬爭議

譬喻師從未被列為單獨的部派,其身份自古以來有許多爭議。繼承了譬喻師傳統的說轉部經量部之間的關係也自古就有多種說法。現代學者如印順,將其分為說一切有部譬喻師和經部譬喻師兩大類。

在大乘佛教所形成的傳統上,譬喻師通常被認為就是指經量部,如《成唯識論述記》中,認為譬喻師是經量部的異師,又稱日出論者。並將譬喻師分為三者[6]。藏傳佛教中,也將譬喻師與經量部劃上等號[7][8]

現代考證

根據日本學者加藤純章的研究,在《大毘婆沙論》與《順正理論》中,提到譬喻師,多是負面的態度,毘婆沙論師認為他們的觀點應該予以駁斥,用譬喻師這個名稱來貶低他們,甚至認為他們是屬於分別說部,非說一切有部正宗。但相同的主張,在《俱舍論》中,就稱他們為經部師,世親也傾向於支持他們的論點。這代表了,譬喻師與經部師的稱呼,在說一切有部論師中,只是用來表達正面或負面的態度,而不是用來指稱某一個特定的群體。被《大毘婆沙論》論師批判的譬喻師,他們提出的主張,並不是完全一致的,這代表在當時的譬喻師,尚未形成一致的教義,不是來自同一個傳承,也不是一個緊密的宗派。毘婆沙宗論師將《發智論》等同於釋迦牟尼所說[9],而他們的註解最為正確;但譬喻師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不承認《大毘婆沙論》的論點是完全正確的,對毗婆沙宗的論點多加批評[10]

本庄良文認為,《大毘婆沙論》在批判他宗學說時,都會明確說出其所屬部派,唯獨在批評譬喻師時,不曾說明他們的背景,這代表了譬喻師與毗婆沙論師同屬於說一切有部。譬喻師不以《發智論》與《大毘婆沙論》為量,也就是認為它們非正理,非佛陀所說,因此,譬喻師在一開始就不承認《大毘婆沙論》的權威,這成為他們最大的特徵。

據周柔含研究[11],在《大毘婆沙論》中,提到最多的異議者,是譬喻師,共提到90次,其次則是分別論者,共53次;以「止他宗」而提出的批判對象中,次數最多的是譬喻者,共48次,其次則是分別論者,共23次。譬喻師中,最富勝名的大德法救,其見解雖被納入書中,但又被列為參考異說[12]。顯示《大毘婆沙論》的編著者,表面上尊敬譬喻師,但實際上則完全反對譬喻師的論點,甚至將他們與分別說論同列,稱為譬喻者分別論師。《大毘婆沙論》的編著,主要的目的就在於宣揚迦濕彌羅僧團認定的《發智論》教義,企圖壓制譬喻師的論點。

代表人物

宗義主張

現代學者研究認為,《成實論》的理論基本符合《大毘婆沙論》所稱的譬喻師的觀點[13]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