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区

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辖区
(重定向自蓬莱县

蓬莱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山東省煙台市的一個市辖区,位于渤海黄海的交界之处。蓬萊區城區西北方為蓬萊港[1]。“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便发生在这里,相传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锺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莱阁醉酒后,展示各自的宝器,凌波踏浪、渡海而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传说由此流传。更以登州海市聞名,與雷州布鼓、河源地丘神債、廣德埋葬並稱“中國天下四異”[2],又與雷州換鼓、廣德埋藏、錢塘江潮等並稱“中國天下四絕”[3]

蓬莱区
市辖区
蓬莱区在烟台市的位置
蓬莱区在烟台市的位置
坐标: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山东省烟台市
下级行政区
面积
 • 总计1,195.51 平方公里(461.59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
 • 總計43.46万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265600
電話區號535
車輛號牌鲁F
行政区划代码370614
網站蓬莱区政府网

2020年6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网宣布,撤销蓬莱市长岛县,设立烟台市蓬莱区[4]區政府駐經濟開發區金創路169號。

市區
觀光海岸的樓閣建築

历史

蓬莱县所在地区,古为青州之域。春秋时为齐国所有。秦朝时属齐郡。汉属东莱郡黄县汉武帝曾筑城望海中蓬莱山刘宋时属东莱郡北魏东牟郡隋朝属东莱郡。唐朝贞观八年(634)置蓬莱镇,属黄县。神龙三年(707年)在蓬莱镇址设蓬莱县,筑县城,为登州东莱郡治所。北宋、金朝时,蓬莱县均属登州(北宋隶京东东路,金朝隶山东东路)。元朝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般阳府,直属中书省

明朝洪武元年废蓬莱县,省入登州,属于莱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升登州为登州府,复置蓬莱县为附廓县。城周九里,洪武年间指挥使谢观、戚宾,永乐年间指挥王宏相继增筑。万历年间日本侵犯朝鲜,增筑敌台二十八座。崇祯年间,知府桂辂、戴宪明两次增高城墙。墙高三丈五尺,砖石包砌。东门为春生门,南门为朝天门,西门为迎恩门,北门为镇海门。有门楼、角楼七座,窝铺五十六座,上下水门各三座,小水门一座。护城河阔二丈,深一丈。大城以北有水城,原名“备倭城”,洪武九年修建,周长三里许,城墙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一尺。城门一座,称“振扬楼”。窝铺二十六座,敌台四座。北为水闸,引海入城,称“小海”,为泊船所。

清朝蓬莱县仍属登州府。民国元年废府存县,撤销登州府,蓬莱县由山东省直辖。1914年省下设道,蓬莱仙隶属于胶东道1925年东海道1933年撤销道制,蓬莱县由山东省直辖。1934年隶属于山东省鲁东区,1939年属伪山东省鲁东道/登州道。

1938年蓬莱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归胶东行署北海区管理。1950年胶东行署及下属各区撤销,蓬莱县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仍辖蓬莱县,并将黄县、长岛县并入蓬莱县(1962年黄县析出,1963年长岛县析出)。1983年烟台专区改设烟台市,蓬莱县隶属烟台市管辖。1991年11月30日撤销蓬莱县,设立蓬莱市(县级),由山东省直辖,委托烟台市代管。2020年6月5日撤销蓬莱市、长岛县,设立烟台市蓬莱区。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蓬萊區常住人口434575人。

行政区划

蓬莱区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8个、6个[5]

登州街道、​紫荆山街道、​新港街道、​蓬莱阁街道、​南王街道、​南长山街道、​刘家沟镇、​潮水镇、​大柳行镇、​小门家镇、​大辛店镇、​村里集镇、​北沟镇、​砣矶镇、​北长山乡、​黑山乡、​大钦岛乡、​小钦岛乡、​南隍城乡北隍城乡

交通

神话传说

传说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瀛洲方丈,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始皇汉武帝求仙访药之处,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轩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就有“蓬莱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汤问》亦有“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曰岱兴,二曰员娇,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的记载。

传说这里是徐福求仙的地方。

景点

名人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