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郡

(重定向自蒼梧郡

蒼梧郡中國名。《漢書》載為漢武帝南越國而置。但傳世秦代官印中有「蒼梧侯丞」之文,可知蒼梧郡實為秦代始置[1]

建置沿革

秦代

秦代蒼梧郡地域,大約在湖南省南部的灕水之東、零陵以南,及廣西西北部地區,在漢代蒼梧郡以北,大致相當於漢代零陵郡桂陽郡一帶。秦代蒼梧郡治所不詳,其領縣可考者有:蒼梧、營浦、南平、冷道、舂陵、洮陽、觀陽、桂陽、齕道、攸、零陵、郴、耒陽13三縣[2]。後為南越國所繼承,為南越國所屬五郡之一。

漢代

元鼎六年(前111年)滅南越國,置蒼梧郡。其郡治在廣信縣(在今廣西梧州市廣東封開縣),屬交阯刺史部成帝元延四年(前9年),蒼梧郡領十縣:廣信、謝沐、高要、封陽、臨賀、端谿、馮乘、富川、荔浦、猛陵[3]。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廣西都龐嶺、大瑤山以東,廣東肇慶羅定以西,湖南江永江華以南,廣西藤縣、廣東信宜以北。王莽改蒼梧郡為新廣郡東漢初復故。漢明帝永平十四年增置鄣平縣。

六朝、隋唐

三國分蒼梧東北之臨賀、謝沐、馮乘、富川、封陽諸縣置臨賀郡,以合浦郡臨允縣來屬。分荔浦縣入始安郡,領十二縣:廣信、端溪、高要、建陵、新寧、猛陵、鄣平、農城、元谿、臨允、都羅、武城[4]東晉南朝時轄境日益縮小。成州

開皇九年(589年)廢,置封州大業中改爲蒼梧郡,治封川縣,領四縣:封川、都城、蒼梧、封陽[5]武德四年(621年)置梧州。領蒼梧、豪靜、開江三縣。天寶元年(742年)改為蒼梧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梧州。[6]

首长

秦朝蒼梧守

  • ?灶,其姓失載[7]

南越國蒼梧王

漢朝蒼梧太守

  • 劉利,西漢末任[9]
  • 杜穆,建武初偕鄧讓入附[9]
  • 喻猛,字驕孫,豫章人,永元中任[9][8]
  • 陳臨,字子然,南海人,永建中任[9][8]
  • 陳稚升,三國志注作陳稚叔[9]
  • 甘定,延熹中任[9]
  • 張敘,延熹中任[9],延熹八年正月為賊所執[10]
  • 牟融,桓帝時任[11]
  • 雷授,鄱陽人[9]
  • 令狐溥,字文悟,太原人[9]
  • 劉曜,零陵烝陽人,建安中任[9]祖父[12]
  • 史璜,建安中任,卒於任上[13]
  • 吴巨,長沙人,建安元年(196年)九月到建安三年(198年)間上任劉表表任[9][13],建安十五年(210年)為步騭所殺。[16]

孫吳蒼梧太守

  • 區景,長沙人[9]
  • 陶璜,字世英,丹陽秣陵人[17],建衡元年(269年)上任,建衡三年(271年)為交州剌史。
  • 王毅,長沙人,天紀末任[9]

晉朝蒼梧太守

  • 殷巨,字元夫,[9]
  • 陶威,丹陽秣陵人,[17]
  • 张镇,字義遠,吳國吳人,泰安中任[9]
  • 杜晏,廬江人,太寧中任[9]

劉宋蒼梧太守

注釋

徵引文獻

參考書目

  •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 后曉榮,2009,《秦代政區地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