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亚当斯 (美国演员)

莫德·尤因·亚当斯·基斯卡登(Maude Ewing Adams Kiskadden;1872年11月11日—1953年7月17日),艺名莫德·亚当斯(Maude Adams),是一位美国女演员,以出演彼得潘出名[1],成为当时的成功演员之一,在她的巅峰时期年收入超过一百万美元。[1][2]

Maude Adams
1901年
出生Maude Ewing Adams Kiskadden
(1872-11-11)1872年11月11日
美国犹他领地盐湖城
逝世1953年7月17日(1953歲—07—17)(80歲)
美国纽约州坦纳斯维尔
职业演员
活跃时期1880–1918, 1931–1934
签名

亚当斯从小就陪伴她的女演员母亲巡回演出,16岁时在百老汇亮相,并迅速成名。从1897年开始,亚当斯主演了J·M·巴里包括《彼得潘》在内的多部戏剧[3]

早年

亚当斯(左),1880

亚当斯出生于犹他领地盐湖城,是阿塞纳丝·安·“安妮”(Asaneth Ann "Annie";née Adams)和詹姆斯·亨利· 基斯卡登(James Henry Kiskadden)的女儿。其母是一名演员,其父在银行和矿场工作[4]。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5]。詹姆斯并不是摩门教徒,亚当斯曾将她的父亲描述为“异教徒”,“Kiskadden”是个苏格兰姓。其曾祖父普拉特·班克(Platt Banker)皈依了摩门教,并移居密苏里州,在那里他的女儿朱莉娅嫁给了巴纳布斯·亚当斯(Barnabus Adams)。1847年,巴纳布斯和朱莉娅作为摩爾門先驅者杨百翰一起进入盐湖谷,曾为建造盐湖城大礼拜堂当伐木工[6]。五月花号的乘客约翰·豪兰德(John Howland)可能也是她的祖先[7]

亚当斯两个月大的时候就出演了盐湖城杨百翰剧院的《The Lost Baby》[8]。不顾父亲的反对,亚当斯从小就开始表演,并采用她母亲的姓作为她的艺名。她们参加了一个剧团,在美国西部的农村、城市巡回演出[4]。九岁时,亚当斯与她的摩门教祖母和堂兄弟一起住在盐湖城,而她的母亲则留在旧金山[9]。目前尚不清楚她是否像她母亲那样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信徒。尽管她就读于长老会学校,但从未接受过长老会的洗礼[9]。晚年,亚当斯长期在天主教修道院休假,并于1922年将她在纽约朗孔科马湖(Lake Ronkonkoma)的庄园捐赠给了一个修女会(Sisters of the Cenacle)[10][11]。但她似乎也从未皈依天主教,且从未在任何采访中讨论过这个话题[9]

亚当斯十岁时在纽约首次登台,饰演埃斯梅拉达,然后在加利福尼亚待了一小段时间,最后她回到盐湖城与祖母一起生活,并在盐湖学院(Salt Lake Collegiate Institute)学习[4]

早期职业生涯

亚当斯饰彼得潘

亚当斯16岁时回到纽约市,出演《The Paymaster》《A Midnight Bell》等作品。1889年,剧作家查尔斯·H·霍伊特觉得她很有潜力,给她提供了一份五年的合同,但亚当斯拒绝,转而接受了更有名的制作人查尔斯·弗罗曼的合同,尽管后者价格更低。查尔斯·弗罗曼她开始经常与母亲一起在弗罗曼的作品中出演[12]

1892年,明星小约翰·德鲁加入了弗罗曼的剧团,亚当斯开始和德鲁搭档,出演《假面舞会》(The Masked Ball)、《罗斯玛丽》(Rosemary)等。之后,她又在约翰·德鲁的剧团做了五年女主角[13],备受赞誉[4]

成名

亚当斯和罗伯特·埃德森在百老汇《小部长》的剧照
亚当斯饰演圣女贞德,由阿爾豐斯·慕夏绘于1909年

弗罗曼多次试图说服J·M·巴里将其畅销书《小部长》改编成戏剧,巴里一直没同意,他觉得没有合适的演员来饰演女主角巴比夫人(Lady Babbie)。但1896年的纽约之旅中,巴里看到了《罗斯玛丽》中的亚当斯,发现她正好合适[14][15]。弗罗曼担心原书中巴比夫人偏男性化的形象可能不适合亚当斯,因此在在巴里的同意下,还修改了一些关键场景[16]。该剧于1897年在百老汇的帝国剧院首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纽约就上演了300场,并创下了370,000美元的票房纪录,亚当斯也由此成名[17][15]

随后,她又出演了巴里的另一部作品《彼得潘》。她是第一位在百老汇扮演彼得潘的女演员,在后世也主要因饰演彼得潘为人铭记。就在演员阵容宣布几天后,亚当斯接受了紧急阑尾切除术,而《彼得潘》1905年10月16日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剧院首演效果也不好[18]。它很快转到百老汇表演,并获得成功[19]。她参与设计的彼得潘服装衣领后来成为一种时尚,被称为“彼得潘衣领”(Peter Pan collar)[20]

亚当斯出演了巴里许多作品,如《Quality Street》《What Every Woman Knows》《The Legend of Leonora》《A Kiss for Cinderella》。此外,也表演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奥尔良的姑娘》等作品[21],并受到观众的喜爱[22]

晚年

亚当斯在得了严重的流感后于1918年离开舞台[23]。在1920年代,她与通用电气合作改进舞台灯光照明[24],也曾与伊士曼公司合作开发彩色摄影。离开舞台13年后,她重返演艺圈,出演过几部莎士比亚戏剧,1931年在俄亥俄州《威尼斯商人》里饰演波西亚,1934年在缅因州《第十二夜》中饰演玛丽亚[4]

她没有传出过绯闻,塑造了一个很完美的善良、纯真的公众形象。一些传记作者认为她是一名女同性恋[25][26][27]。她有过两个长期伴侣,关系都维持到对方去世:其一是从1890年代初到1901年的莉莉·弗洛伦斯(Lillie Florence),其二是1905年到1951年的路易丝·博因顿(Louise Boynton)[23] :16。她可能与女演员斯普林·白灵顿也有过情侣关系[28]

亚当斯有时会用自己的工资来补贴其他表演者[29]。一次巡演时,一位剧院老板知道亚当斯要出演,因而大幅抬高门票价格,亚当斯登台前要求老板退回差价[30]

1937年到1949年,亚当斯是密苏里州斯蒂芬斯学院戏剧系主任[13][31]大卫·O·塞尔兹尼克曾找她在电影《The Young in Heart》(1938)试镜,但最后没有谈成。[32]

她在纽约坦纳斯维尔卡达姆山(Caddam Hill)的避暑别墅去世,享年80岁,安葬在纽约朗康科马湖的一处修女会墓地中[33]。路易丝·博因顿的墓碑就在一侧[34]

流行文化

理查德·马西森1975年的小说《Bid Time Return》和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中的伊莉丝·麦肯纳(Elise McKenna)是以亚当斯为原型塑造的。[35]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