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病變

脊髓病變意味著任何與脊髓有關的神經功能缺損均可以稱之[1] 。如果這個脊髓病變與創傷有關係,又可以稱為脊髓損傷;相對地,如果是發炎所造成的脊髓病變,就可以稱之為脊髓炎;最後,如果是血管病變造成的脊髓病變則稱之為血管性脊髓病變。 在所有脊髓病變中,最常見的是頸椎脊髓病變[2][3],通常是由於頸椎的關節產生關節退化所造成,進一步造成椎管狹窄而壓迫到脊髓。[4]亞洲族群中,最常見頸椎脊髓病變反而不相同,主要是由於後縱韌帶骨化所致。

脊髓病變
类型多發性神經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疾病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神經學
ICD-118B42
ICD-10G95
ICD-9-CM336.9
DiseasesDB22984
MeSHD013118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脊髓病變的臨床表徵會因為壓迫的位置與節段、壓迫位置有相當大的關聯,其中出現的病徵包括以下幾種:

  • 上運動神經元病徵:可能會造成受損節段以下無力、肌肉痙攣、動作遲鈍、肌肉張力改變、高深腱反射、病理性反射,例如出現霍夫曼氏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
  • 下運動神經元病徵:同樣會出現無力的現象,不過在受損節段以下會出現肌肉萎縮、低深腱反射、低肌肉張力、肌肉顫抖或是肌肉鬆弛等現象。
  • 感覺缺損:麻木或是沒有感覺。
  • 消化道或是膀胱功能受損:排便不易造成便秘膀胱不收縮造成尿液滯留。

診斷

脊髓病變最初通常是由臨床症狀來發現的,主要是因為原因多樣且相當廣泛,通常出現症狀後才針對脊髓病變做鑑別診斷[5]。在某些病例中,脊髓病變症狀來的相當迅速,相較之下,頸椎脊髓病變進展到比較嚴重的症狀則需要數個月之久,不過正因為這個特性,脊椎脊髓病變通常都會被延誤診斷[6] ,進而出現不良的預後

當脊髓病變的診斷被確立時,就有許多檢查需要被進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影像學診斷。最遲使用的影像學工具是核磁共振,通常會使用T1與T2的核磁共振影像來診斷,主要是藉助於核磁共振對於軟組織解像度相當好。[7] 其他診斷工具有X射线與電腦斷層檢查,主要是對於術前定位與骨頭位置加以確認。血管攝影則被用來診斷血管性脊髓病變。

預後與治療

脊髓病變的預後通常與造成脊髓病變的原因有相當大的關係,如果伴隨著感染則需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相同地,如果病人有多发性硬化症則需先治療這類免疫風濕科疾病。除了上述原因外,最大宗的原因還是頸椎退化所造成的脊髓壓迫。與之前認為手術可以對病患帶來好處的研究相比[8],新的一些研究認為手術治療脊髓病變不一定對病人有最大好處[9]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