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吉士

明、清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
(重定向自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亦稱庶常,名稱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科舉進士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目的是使其可先於翰林院內學習,之後再授予各種官職,情況有如今天的見習生或研究生。

萬曆徐顯卿宦跡圖·中秘讀書》表現的庶吉士徐顯卿在翰林院讀書的場景

沿革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時開始此制,[1]選進士於六部及翰林院之下觀政。翰林院、承敕監等近傍衙門之下者稱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稱觀政進士,[2]行人司下設行人。之後觀政集中至翰林院就學於文淵閣。庶吉士考选之后“有办事者,有读书者,有修书者”。三年学成,績优者留翰林院为编修检讨,次者出为给事、御史,稱之為“散馆”。明英宗以後慣例,科舉進士一甲狀元探花榜眼,授予翰林修撰編修。另外從二甲、三甲中,選擇年輕而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稱為「選館」。庶吉士分翰林六科兩等。[3]

有學者認為明朝庶吉士應無薪俸。由於庶吉士並未授職,自然沒有品第,也應該是沒有俸祿的,即使政府另有給養,也只應視為生活補貼。[4]明代的翰林為朝廷儲備高才之地。明英宗後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故此庶吉士號稱「儲相」,成為庶吉士的都有機會平步青雲。清朝時漢人大臣中,亦多出於庶吉士。

魯迅祖父周福清曾任庶吉士,其故居今存之“翰林”匾額

雍正以後,選館更為嚴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決定。庶吉士一般為期三年,期間由翰林院內經驗豐富者為教習,授以各種知識。三年後,在下次會試前進行考核,稱「散館」。成績優異者留於翰林,授編修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稱「留館」。其他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行走」、「御史行走」,或者外派各地方任官,通常是知縣,此類庶吉士亦有“半個翰林”之稱。

注釋

參考書目

  • 阪仓笃秀《关于成化元年的散馆请求———明朝庶吉士制度检讨》
  • 王淳庆《清华之选———明代庶吉士考选与教习馆课变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