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

续资治通鑑》二百二十卷,毕沅撰。《续资治通鑑》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成書二二〇卷,展示了宋、辽、金、元四朝兴衰治乱的历史,其中北宋部分较為精確(一百八十二卷),元代部分较為简略(三十八卷)。

編纂過程

畢沅以四朝正史为经,以徐乾學资治通鑑后编》为基础,参以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葉隆禮契丹国志》及各家说部、文集约百数十种,歷時二十年撰寫《续资治通鑑》。

《续资治通鑑》在畢沅生前僅初刻一〇三卷,後因畢家涉貪污遭籍沒而止,書稿散佚,桐鄉馮集梧買得全稿補刻成二二〇卷。[1]《續資治通鑑》跟《資治通鑑》撰寫風格差異極大,《續通鑑》大量引用舊史原文,敘事詳而不蕪;雖有取捨剪裁,但無類似溫公的改寫熔煉,亦無“畢沅曰”等史論,梁啟超說“读一二次便不愿再读了”。[2]

《續資治通鑑》作者雖掛名畢沅,然名家錢大昕邵晉涵章學誠洪亮吉黃仲則等均參預其事,此書實成於眾人之手,加之编书时断时续,難免脱讹衍倒,参差牴牾。[3]

张之洞书目答问》在畢沅書下注:“朱元明人续《通鉴》甚多,有此皆可废。”梁启超雖讀來乏味,仍稱:“盖自此书出而诸家《续鉴》可废矣!”[4]

目錄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