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雀鹛

鸚嘴科褐鶥屬下的一種鳥類

玉山雀鹛學名Fulvetta formosana,台湾作褐頭花翼),又名纹喉雀鹛、灰頭花翼、褐头雀鹛、臺灣雀鶥、灰头花翼画眉,是鸦雀科褐鹛属的一种鸟类。[3][4]玉山雀鹛為雜食性,僅分布于台湾山区的箭竹林或針葉林中,是台湾特有种[4][5]

玉山雀鹛
科学分类 编辑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鸦雀科 Paradoxornithidae
属:褐鶥屬 Fulvetta
种:
玉山雀鹛 F. formosana
二名法
Fulvetta formosana
(Ogilvie-Grant, 1906)
物種分佈範圍
異名[2]
  • Proparus formosanus Ogilvie-Grant, 1906
  • Alcippe formosana (Ogilvie-Grant, 1906)
  • Alcippe cinereiceps formosana (Ogilvie-Grant, 1906)
  • Fulvetta cinereiceps formosana (Ogilvie-Grant, 1906)

這個物種長期被視為是灰頭雀鶥亞種之一,但因為其明顯不同的體色而被獨立為一個物種。其特徵為頭至背的褐色、胸腹部上的深色縱紋及翅膀上的橙黃色羽毛。繁殖季約在5—7月之間,每次產1—2枚卵。雖然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這個物種的棲地被迫上遷到更高海拔的地區,但下滑速度並不足以歸入進一步的分類,因此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命名歷史與分類學

本物種由蘇格蘭鳥類學家威廉·羅伯特·奧格爾維-格蘭特於1906年描述的鳥類。[6]其種小名formosana指的是福爾摩沙,即台灣。[7]:163模式產地玉山(Mt. Morrison)。[8]

金眼鹛雀属

山鹛属

褐鶥屬

棕头雀鹛

中华雀鹛

路德雀鹛

白眉雀鹛

褐头雀鹛

灰頭雀鶥

褐頭花翼

Fulvetta
2019年研究的部分鸦雀科支序圖[9]

褐頭花翼在生物分類學中曾為灰頭雀鶥的一個亞種,連同也曾為其亞種之一紋喉雀鶥形成超種,長期歸入畫眉科雀鹛属下。[8][10]2006年,有研究提出褐頭花翼縱使沒有聲音方面的研究,其外觀上與紋喉雀鶥的差異已經足以拆分為獨立物種。[11][12]並在2006—2009年的研究中支持拆分進現在的褐鶥屬下。[3]其屬名Fulvetta來自拉丁語fulvus,意指「黃褐色的、茶色的」。[7]:166至此,褐頭花翼是一個单型物种,没有亚种分化。[5]

形態特徵

褐頭花翼的體長平均約12公分,體重平均約10.0公克。[8][13]鳥喙寬平均約2.5公釐、深平均約3.0公釐、嘴峰長平均約10.4公釐,翼長平均約53.3公釐;跗蹠平均長約21.6公釐,尾長平均約5.3公分。[13]

這個物種在頭頂至背側為褐色,眼先及眉線顏色是較深的咖啡色,眼圈白色。[12]其耳羽深葡萄褐色,肩、翼外側、腰、尾橙黃褐色;初級飛羽外緣灰白色、次級飛羽橙黃色;尾羽褐色,外瓣橙黃色。[12][10]喉、胸為灰白色,前有相較於其他相似種更為明顯的褐色縱紋,腹灰褐色。[11][12]眼睛虹膜淡金褐色,鳥喙黑褐色(淡粉灰色至淡褐色),跗蹠褐色。[12][8]兩性沒有明顯差異;而幼鳥相對於成鳥外觀來得淡,且鳥喙顏色較粉。[8][14]

棲息環境

玉山雀鹛為台灣的特有種鳥類,其栖息地為(亞)熱帶地區高海拔疏灌丛和亚热带或热带的山區內。[13]主要是海拔2000—3500公尺的針葉林灌木叢、箭竹林中下層,或是落葉林的灌木叢和鄰近的低海拔山地植被生活;繁殖時會在高山中的竹林和松林下層內;在台灣北部最低可在1590公尺處發現。[8]

習性

褐頭花翼是一種留鸟,但隨季節變換會做垂直遷徙,其飛行能力較弱,通常只做短距離的飛行。[12][15][16]牠們主要以昆蟲等陆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但也食用植物的葉、芽、種籽,為雜食性[13][12][15]其族群多單獨或成小群活動,不與其他鳥類混群,也不畏人。[12][16]

繁殖

這個物種的繁殖季在5—7月之間,其由苔蘚、箭竹葉和樹皮等築成的巢穴築於箭竹的枝椏上,離地高約1.8公尺;內襯蕨類的根,巢的大小約80至100公釐左右。[12]每巢為1—2枚卵,卵為無光澤的灰藍色且帶有灰褐色污斑;卵重1.5公克,長約18.1公釐、寬約13.4公釐。[12][16]

叫聲

褐頭花翼的歌曲為「ti tuuu」,其中第一個音符的音調上升,第二個則下降,約每3—6秒鐘會重複一次。[8]其用以溝通時的鳴叫聲為尖細的雙音節「吱—吱—」聲,或帶有鼻音的「唧—唧—唧—」。[12][16]

物種狀態

在台灣,這個物種並非保育類,其族群大小未被確切估計,但認為介於有1萬—10萬對成鳥之間的大小。[15][17]雖然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褐頭花翼的分佈海拔在1992年至2014年間有所上升,但其族群下降速度並不至於歸入進一步的分級,因此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18][1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