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抨日本

猛抨日本(英語:Japan bashing,日语:ジャパンバッシング),是指西方國家在經濟和政治方面對日本進行不公平、甚至是無理的攻擊,這種現象在80年代日本經濟繁榮時在美國常見。[1][2][3]

概述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間,日本經濟急速發展,去到1980年時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相反當時美國正處於經濟衰退期及通貨膨脹保護主義日益增強,而日本的資金、消費電子產品及汽車卻迅速進入美國市場,導致美國重工業及汽車業加速衰落。[4][2]

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勢下,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引發了美國國內大規模的反日情緒,並在當時的民意調查以及媒體描繪中得到支持。1985年,《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由普立茲獎得主著名記者白修德所寫的文章,名叫「來自日本的危險(The Danger from Japan)」,文章中宣稱美國在二戰結束後對日本「過於寬容」。如果日本繼續威脅美國在經濟上的優勢,那麼是時候「教給他們我們在珍珠港事件後所做的同樣的教訓」。[5][6]華盛頓郵報記者霍巴特·羅文(Hobart Rowen)指文章是猛抨日本潮流中的最低點(Low Point),同時指出美國與加拿大同樣有與日本類似的巨額貿易赤字,但卻沒有相似的負面反響,指責這種行為是基於種族主義,因為加拿大是「白人」而日本是「黃種人」。[7]

而媒體的其他指控包括但不限於︰「日本用美國人的錢來買起美國」[8]、「日本人正在將美國日本化」[9]及「日本的經濟成功是建構於竊取美國的技術上」[10]等等。當時美國政客也有意圖地煽動反日情緒,兩大黨派民主黨及共和黨皆曾互相指責對方是「親日」和「反美」。[11],有些人甚至指責日本犯下「經濟上的珍珠港罪行」。[12]美國時任總統隆納·雷根曾說︰「當政府允許假冒或複制美國產品時,它就是在竊取我們的未來,它不再是自由貿易」。[13][14]

由於美國對日本的巨額逆差持續,加上國內反日輿論、各重工業及汽車公司的遊說下,美國開始與日本打貿易戰。日方曾多次表現出合作姿態,承諾出口自律、擴大美國農產品進口、降低關稅等,但情況未見好轉。去到1987年,美國甚至向日本製造的個人電腦和彩色電視徵收了驚人的100%關稅,同年東芝事件更進一步惡化了雙方的關係。[15]作為回應,美國國會議員敦促抵制東芝,甚至有美國政客在美國國會大廈前用大錘公開砸破東芝的產品。[16][17]在1990年代前後,美國民意普遍認為,除非日本被「遏制」,否則他們與日本的伙伴關係將「無法維持」。[18]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日本經濟研究所所長羅伯特·C·安吉爾(Robert C. Angel)指責持續的批評是源於反亞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讓人想起黃禍[19]強烈的反日情緒令到美國國內的亞裔人口受到歧視及針對,一名華裔美國人陳果仁被兩名汽車業失業工人當成日本人,被毆打致死。[20]在當時的美國流行文化,日本及日本人也經常得到負面的描繪,熱門電影機器戰警終極警探都是以日本正在「買下」美國為背景。[21][2]美國暢銷書作家麥可·克萊頓在1992年的著作《旭日東升》帶有明顯的反日語調甚至是種族主義色彩。[22][23]

日本方面的反應

猛抨日本的言論被日本媒體翻譯和報導,許多日本人對這種現象感到震驚,並指出這些通常都是不準確的。特別的是,日本人並不特別喜歡含糊的指責,而且這些指控通常是毫無根據的,特別是指責他們的經濟成功是基於「偷來的美國技術」這點。[24][2]

「猛抨中國」

隨著日本經濟在1980年代後期泡沫爆破並陷入衰退,導致隨後「失落的十年」,日本不再被視為經濟威脅,該術語在美國的流行度也隨即下降。[25]而自從2010年代中國經濟超過日本以來,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並且預計將在2020年代中後期左右超過美國。而自2014年起,中國已在GDP(購買力平價)上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有評論指美國已經把抨擊焦點轉向中國。[14][26][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