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盛

汪文盛(1482—1543年),字希周,號白泉,湖廣武昌府崇陽縣(今湖北省崇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汪文盛
大明大理寺卿
籍貫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崇陽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希周
出生1482
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崇陽縣
逝世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
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崇陽縣
親屬汪藻(父)、汪文明(兄)
汪宗伊(繼子)
汪宗元汪宗凱、汪宗召(姪)
出身
  • 正德六年辛未科進士出身
著作
  • 《節愛府君詩集》、《白泉文集》

生平

正德六年(1511年),登辛未科進士,授饒州府推官,曾經治理顧嵩案。升兵部主事,明武宗南巡之爭中與同僚共同進諫,被施杖刑。

嘉靖初年,歷任福州府知府,升浙江山西副使,提督學政。擢雲南按察使嘉靖十五年(1536年),朝廷商議討伐安南,其以文盛才,拜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雲南。黔國公沐朝輔仍然年幼,所以兵事均由汪文盛決斷。副使鮑象賢稱進剿不如撫恤,得到汪文盛贊同,一同平定莫登庸篡位[1]。授文淵四品章服,平亂,但其賞賜僅有銀幣等。召為大理寺卿。辭職致仕[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