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

止觀佛教術語(奢摩他)與(毘婆舍那)的合稱。在漢傳佛教的本土宗派中,天台宗特別重視止觀,又稱止觀宗。

概念

止与觀,止是止息妄念,觀是如實觀察一切法。止属「」又名「寂」,體性「靜」;觀属「」又名「照」,體性「明」。[1][2][3]止息一切外境妄念,专注于所緣為定,正見如實知一切法非常,苦,空,非我為觀慧。止觀為定慧之因,定慧為止觀之果[4]

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為「定慧等持」的禪法。空、無相與無願為觀慧所修,三昧是心的定力。[5]

止觀雙運

若多修觀不修止,由於力微劣,心晃動如燭火風中搖曳,不能明了見真實義,這時應修止。若因修止定力增上,如睡眠人,不能明了見真實義,這時當修觀;是故應當不偏習止觀,住於平等捨而止觀雙運(梵:Śamatha-vipaśyanā-yuganaddha;巴:Samatha-vipassanā-yuganaddha,「止觀雙運」又稱作「止觀捨」、「止觀等」)。[6][7]

法性寂然為止,寂而常照為觀,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中水影现万象。止与观,一体而不二。故称“止观不二[8]

漢傳佛教

日本曹洞宗禪師澤木興道日语澤木興道打坐。

止息一切境界散乱相,息心寂靜思緒,為「止」;分别因缘生灭相,推尋檢析觀心分明,為「觀」。[9][10]

  • 止为定;觀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皆为止观所摄。止能遮结;观能断惑。[11]

歷史

止觀的修行方法見於從西域印度東來傳法(或從中國西行求法)的僧人譯為漢語的佛教禪經或禪要中,如《安般守意經[13]、《十二門經》[14]、《修行道地經》、《修行方便禪經》、《禪要呵欲經》、《內身觀章句經》、《身觀經》、《法觀經》、《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思惟略要法》、《五門禪經要用法》、《禪秘要法經》、《禪要祕密治病經》、《修禪要訣》、《六門教授習定論》、《瑜伽師地論》、《解脫道論》、《廣釋菩提心論英语Bhāvanākrama》、《無量壽經優波提舍》、《觀無量壽佛經》、《觀彌勒上生經》、《觀普賢行法經》、《觀藥王藥上經》、《觀虛空藏經》、《觀佛三昧經》等等,經當時禪師的修行實踐、指導闡釋,禪法風行於一時。

中國早期的習禪者留下的資料很少,師承亦不明。早期禪經的譯出者主要為出身於西域的僧人安世高竺法護[15]

若按道宣律師在《續高僧傳》所述禪史,鳩摩羅什時代譯介了諸多禪籍,為東晉後,禪法(止觀)在中國流傳的開端。對於禪法的師承,慧觀和廬山慧遠都是最早期的重視者。習禪的方式,以慧遠的結社念佛群修和僧群的靜室坐禪獨修為典型。禪法所流行的區域和代表人物,則有長安的羅什、淮北的曇影、道融(羅什的弟子)、江東的智嚴(罽賓禪師佛大先Buddhasena的弟子)、慧觀佛陀跋陀羅禪師的弟子)和廬山慧遠(接待了被逐出長安的佛陀跋陀羅)等地[15]

南北朝時,有罽賓禪師昙摩蜜多。在宋元嘉年間於湖南長沙寺造立「禪閣」。於南京祇洹寺譯出「禪經 」教授「禪道」,遠近皆號「大禪師」。此外,還有畺良耶舍求那跋摩、受教於佛大先Buddhasena禪師的沮渠京聲等人傳化[16]

在北朝和隋代,大致有四類禪法流行,一以僧稠跋陀禪師的弟子)、僧實(勒那摩提三藏的弟子)為代表,為北朝禪法「顯學」,僧稠所傳大致以五停心四念處為主[17];二以達摩為代表,在民間展開,提倡大乘「壁觀」(指心如牆壁)[18]二入四行;三是天台宗的禪法,慧思智顗的法華三昧圓頓止觀;四是流行在晉、趙等地的頭陀行。體現出禪法的多樣性[15]

隋代,僧稠系禪法衰落,天台禪法興盛,構成地位交替。到唐朝時,禪宗禪法逐漸盛行起來[15],六祖惠能傳法後,一花開五葉,流衍出臨濟宗法眼宗曹洞宗雲門宗溈仰宗,留下許多語錄、訣要、偈頌。另外,華嚴宗人澄觀宗密融會華嚴與禪宗,主張「教禪一致」,後來盛於遼國西夏[19]。有些禪宗僧人也會借華嚴義理來闡揚禪宗禪法(參禪),如宋代、元代臨濟宗楊岐派的部份禪僧[20][21][22]

唐中葉,金剛智善無畏等三藏傳密宗禪法,別為流派[23],為唐密的止觀。留有《無畏三藏禪要》等書。

天台宗

三种分類,皆是大乘圓教,俱緣實相[24][25],即:

  • 渐次止观:持戒修定,渐次悟入实相,《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廣述。[26]
  • 不定止观:顺应众生之根性能力,依其实践顺序亦不定,《六妙門》中廣述。[27]
  • 圆顿止观:以实相为对象而行解亦满,修「四種三昧」,《摩訶止觀》中廣述。[28][29]

漸次止觀指由淺入深。從十二門禪(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六妙門、十六特勝等,九想乃至八勝處、十一切處等,外加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等精深禪法,以及觀四諦十六行、三十七道品等聲聞法,發四弘誓願、修六波羅蜜等菩薩法,再到法華三昧、般舟三昧、首楞嚴百八三昧,自性禪等九種禪,乃至無緣大慈大悲等禪法。該次第又見於《法界次第初門》[24]

六妙門為不定止觀,修此法門,能至涅槃,所以稱為「妙門」。前三是定,後三是慧:一、數息門(gaṇanā)。二、隨息門(anugama)。三、止門(sthāpanā)。四、觀門(upalakṣaṇā)。五、還門(vivarta)。六、淨門(pariśuddhi)。

法華三昧即《摩訶止觀》一書所詮的圓頓止觀。其中心內容是一乘十觀。指「觀心具十法門」一科的內容:(1)觀不可思議境;(2)起慈悲心;(3)巧安止觀;(4)破法遍;(5)識通塞;(6)修道品;(7)對治助開;(8)知次位;(9)能安慰(安忍);(10)無法愛(法執)。[24]其所緣之境,為:陰界入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諸見、增上二乘菩薩。一乘十觀以「觀不可思議境」最為核心。不可思議境的具體內容則是指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觀法是「一心三觀」(從假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諦觀)。在所緣境中,陰界入境為所緣,是凡聖所共有、常自現前(其中又以自己的心、識陰為代表),餘九境待境現前時才作為所緣境[30]

《法華三昧行法》、《法華安樂行義》記載了修法華三昧之方便及正修行之法,為天台「四種三昧」中的主要行法[5]。《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日语天台小止観》(略明開矇初學坐禪止觀要門)為天台止觀入道樞要,以圓頓止觀為依歸,闡述漸次止觀之精要;與《禪門要略》同為修習止觀的要略。

華嚴宗

華嚴宗以「心」、「境」圓融不二,詮解「止觀」一詞。據《華嚴經義海百門》,「見,空寂之境為止。照之心是觀」。由「能觀之觀心」無緣,即觀者去除能觀的自我性;「所緣之止境」無,即去除所觀境的實體性;如是,則能觀與所觀境相合「空性」,心境無二,止觀融通無礙。故「由止無體不礙觀心」、「由觀心不礙止境」,如此體證境智不二,即是華嚴之所謂「止觀」[31][32][33]

華嚴之五教止觀,約教判由淺至深。若直顯華嚴止觀「性起」奧旨,則為《法界觀》:事法界、理法界(真空觀)、理事無礙法界(理事無礙觀)、事事無礙法界(周遍含容觀),《妄盡還源觀》一體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舉此六門通為一觀,《普賢觀》明華嚴經菩薩止觀,《華藏觀》觀察華藏世界相等等[34][35]

止觀十門,出《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又見《華嚴三昧章》,為十重唯識之觀行。十重唯識初三初教,次四終、頓教,後三圓教中別教;具十門圓教中同教。[36][37]

  • 會相歸性門:心行称理,摄散名止。(觀一切法自性皆空,分別解了「一念行」心,稱理而觀;攝散入靜,名止)
  • 依理起行門:止不滞寂,不碍观事。
  • 理事無礙門: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
  • 理事俱泯門: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
  • 心境融通門: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碍一味而心境兩殊。
  • 事融相在門:由即理之事摄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
  • 諸法相是門: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
  • 即入無礙門: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法界而无散动。
  • 帝網重現門: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眼齐照。
  • 主伴圓備門: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

按《華嚴遊心法界記》闡述,欲入「華嚴三昧」(一乘圓教止觀),解門有二:一、緣起相由門,二、理性融通門。前者就「事」顯示法法間的無盡緣起,後者就「理」說明空有圓融無礙[38]。行門則於解門中,審諦取之。先令識妄念,後依解門攝念成觀,終至無念處亡言絕解,以念智照無相境。久作純熟,心不失[39][37]。《華嚴五教止觀》中提出三種入道方便,一、徵令見盡,令其亡言絕解。二、示法令思:剝顛倒心和斷執。三、顯法(遮情、表德),離言絕解[40]

按《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所記,該文略說華嚴經菩薩止觀,廣說見別處所記。又據崔致遠《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所說,《華嚴三昧觀》(即華嚴三昧章或稱發菩提心章)[41][42].《華藏世界觀》(散佚)[43].《妄盡還源觀》為擬天台法華三昧觀而作的華嚴止觀著述。

法相宗

出《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有四種所緣(ālambana):

  • 遍滿(vyāpya)所緣 ︰有分別影像 (savikalpa英语savikalpa-pratibimba)、無分別影像 (nirvikalpa英语Nirvikalpa-pratibimba)、事邊際性、所作成辦。
  • 淨行(carita-viśodhana)所緣 ︰不淨、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即五停心
  • 善巧(kauśalya)所緣 ︰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等五類善巧
  • 淨惑(kleśa-viśodhana)所緣︰觀下地麁性、上地靜性,暫斷煩惱(世俗道);觀四諦,究竟斷煩惱(出世間道)

按《瑜伽師地論》,「始從修習善法欲已去,乃至未起順決擇分善根」名(1)初修業瑜伽師。「若已起順決擇分善根,所謂煖、頂、隨順諦忍、世第一法」名(2)已習行瑜伽師。「若已證入正性離生,得諦現觀,不由他緣,於佛聖教,不為餘緣之所引奪」名(3)已度作意瑜伽師。[44]

已度作意為《瑜伽師地論》中修瑜伽行的成就狀態,是指︰諸緣影像(pratibimba,意識中顯現對象的印象[45],為禪修所取的[46])所有作意皆得圓滿。此圓滿故,便得轉依(āśrayaḥ parivarttate),一切麁重悉皆息滅。得轉依(āśraya-parivṛtti)故,超過影像,即於所知事(jñeya-vastu)有無分別現量智見生。換言之,由於圓滿了以影像為所緣的止觀修行,便得所依清淨。由所依清淨,生起無分別智見(Nirvikalpa-jñāna)而所緣清淨[44]

四種所緣中,遍滿所緣為止觀的一般性說明。「有分別影像」指親近善士,聞思(後三類所緣境事:淨行、善巧、淨惑)正法,起正思惟,觀察簡擇,屬於修觀慧。「無分別影像」為心念專注,攝意專念所攝影像,屬於修定[47]。在未修成定心前,只是散心分別觀察。修止得輕安成就正定後,就可以空正見依定修觀,進到聞思修中的「修慧」。此時,以無性空為所緣修「觀察」,名『有分別影像』。觀察久了,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定,名『無分別影像』。安住了,再修觀察;修觀將成就時,應由觀力重發輕安,才名修觀成就。以後,就止觀互相應,成止觀雙運[48]

大乘法苑義林章》〈唯識義章〉中提出「五重唯識觀」,建立了法相宗的觀行次第。法相宗論述修行次第的重要著作為《大乘入道次第》,闡述大乘修行次第的境、行、果,該書亦為《勸發菩提心集》的延伸著作[49]

南傳上座部

泰國森林傳統英语Thai Forest Tradition禪師阿姜查在荒野中坐禪。

南傳上座部禪那表達為心的特質「安止」(appanā),經由奢摩他毘鉢舍那,即將心固守在一個特別的對象上(業處,kammaṭṭhāna),和以對它進行觀察思惟(anupassī)。從而進入四種禪那,進而得到解脫[50]。現代南傳上座部佛教有將止觀二者具體化為:

  • 奢摩他禪修(samattha bhāvanā):止寂禅以坐姿为主,且不宜变换姿势,若身体不适须要换姿势,也要守住所缘(目标)。止禅于所缘,保持「寻」(vitakka﹐专注目标)、「伺」(vicāra﹐继续专注目标),所缘是概念法(世俗谛)。
  • 毘鉢舍那禪修(vipassanā bhavanā):內觀禅不拘姿势。观禅寻、伺(专注、继续专注)对象,所缘是究竟法(真实谛),如:观「触」:呼吸的触、腹部起伏(=风触色)、坐姿及臀部的触等、感受、声音的生灭;其它的蕴、处、界,不宜当初始观禅的对象;观「色的集法」(rūpassa samudayo),则可观察具有身、心、鼻才有吸气,与具有身、心、鼻才有呼气,又从众缘生可悟入无常,导致更高阶的智见。[51]

南傳佛教修習止觀而生起觀的次第為:七清淨十六觀智

參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