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莒國公)

(重定向自李濤 (五代)

李濤,字信臣京兆萬年人,唐高祖叔父郇王李祎十世孫,唐朝宰相李回从曾孙,[1]五代、宋朝官员。

生平

後唐、後晋時期

後唐天成初年,舉進士甲科出身,自晉州從事拜監察御史,升右補闕。后晋天福初年,改為考功員外郎、史館修撰,期間勸阻石敬瑭不要把張繼祚滅族,獲接納。后奉詔為宋州括田使,遷浚儀令。后改為比部郎中、鹽判官,改刑部郎中[2]

當時張彥澤杀害記室張式并夺其妻,張式家人詣闕上訴。石敬瑭认为張彥澤有军功,沒有治他的罪。李濤伏閣抗疏,請置於法,被石敬瑭怒叱,但李濤仍然堅持追究張彥澤,使得石敬瑭最終改變主張,罷免張彥澤節制。石敬瑭駕崩后,李濤因不赴臨而被追究停職。不久,起用為洛陽令,遷屯田職方郎中、中書舍人。契丹滅後晉時,已投降的張彥澤帶領騎兵入汴梁,恣行殺害。人們都為李濤安危擔憂,李濤則直入張彥澤帳謁見。張彥澤問:“您害怕么?”李濤回答道:“今天我的恐懼,正如您昔日時的恐懼一樣。如果先皇聽從我的進言,怎麼會有今天的事呢?”張彥澤大笑,命給酒對酌,李濤神氣自若[3]

後漢、後周時期

劉知遠起義抵達洛河,李濤從汴梁帶來百官表書迎接,劉知遠問京師財賦,自從契丹人離去後還剩下多少,濤具對稱旨,劉知遠嘉獎他。之後,命為翰林學士。杜重威在鄴州叛變時,后漢高祖劉知遠命高行周慕容彥超兩將討伐,但兩帥不合。李濤密疏請劉知遠親征,劉知遠看後,認為其能夠擔任宰相,於是拜為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後漢隱帝劉承祐繼位,楊邠郭威共掌機密,史弘肇握兵柄,與武德使李鄴等中外爭權,互作威福相爭。李濤上疏請外派楊邠等外出鎮守,以清理朝政。隱帝不能下決定,於是向李太后說,而李太后則直接告訴楊邠等人。於是李濤反被楊邠排擠,罷免相職歸第。之後命楊邠為宰相兼樞密使。之後後周太祖郭威率兵謀反,太后倉惶落淚道:“當初不聽李濤的進言,致使國家滅亡。”[4]

後周初年,起用為太子賓客,歷任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周世宗柴榮去世后,擔任山陵副使。恭帝柴宗訓繼位后,封為莒國公[5]

宋朝時期

宋朝初年,拜為兵部尚書。建隆二年,李濤得病。當時有軍校尹勳主持浚通五丈河,陳留丁壯趁夜逃散,尹勳擅斬隊長陳琲等十人、杖丁夫七十人等一百下,并切下其左耳。李濤聽聞后,力疾草奏,請求斬尹勳以向百姓謝罪。家人對李濤稱:“您一直在生病,宜自愛養,朝廷的事情就先擱置吧。”李濤憤怒地說:“人都會有一死,但我身為兵部尚書,坐視軍校無辜殺人,怎麼能不上奏?”宋太祖趙匡胤看後嘉獎,命削奪尹勳官爵,發配許州。李濤六十四歲時去世,贈右仆射[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