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應地震

明應地震(日语:明応地震めいおうじしん Meiō Jishin)是指1498年9月20日[3][1]明應7年8月25日)日本於當地時間在上午8點,在伊豆半島外海發生了強烈地震。地震規模估計是8.6MS,並且也引發了巨大海嘯襲擊陸地。在明應地震造成的罹難人數並不確定,根據當時有紀錄到,罹難人數有26,000人到31,000人之間[4]

明應地震
烈度分布
明應地震在日本的位置
明應地震
日期1498年9月20日
發生時間8 am
震级8.6 MS[1]
震中34°00′N 138°06′E / 34.0°N 138.1°E / 34.0; 138.1
影響地區日本東海地方中部地區
海嘯未知
傷亡26,000人到31,000人罹難[2]

地震背景

在南海海槽可分成為5個破裂地區(A、B、C、D、E)

引發了明應地震的南海海槽本州南部海岸線平行,這也顯示了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發生了推擠。這2個板塊互相推擠邊界會導致了發生許多地震,但其中1些屬於為大型逆衝區地震。在南海海槽有5個不同的地區(A、B、C、D、E)就很有可能會發生破裂[5][6],這些地區在過去1,300年之中曾單獨或者是1起破裂[7]。除了在1854年南海大地震之後,另外在1944年(1944年東南海地震)和1946年(1946年南海道大地震)也有類似的地震發生,這些地震都是先從南海海槽東北段就開始了破裂,之後就延伸到了南海海槽西南段[8]。這位科學家他認為:該次明應地震是南海海槽C、D和E地區破裂所導致了發生的。

海嘯

該次地震也引發了地面劇烈搖動,從房總半島紀伊半島也有地震的紀錄。還引發的巨大海嘯襲擊了駿河灣鎌倉地區,在江梨、小川都遭受到了浪高高度為8公尺的巨大海嘯侵襲,在伊勢志摩等地巨大海嘯高度為6公尺到10公尺,在志摩半島鳥羽市國崎町巨大海嘯高度則達到了為15公尺[9]。明應地震摧毀了高德院[10],在南海地區也有嚴重的地面液化紀錄[11]。在相模海槽與伊豆半島的沿海平原也都發現了巨大海嘯沉積物[12]。鳥羽市當地居民在地震之後到移居高地,也遠離海岸線。

巨大海嘯侵襲狀況
地域認為巨大海嘯的高度
古文書紀錄羽鳥(1975)[13]飯田(1985)[14]都司(2011)[15][16]
安房小湊現・千葉縣鴨川市『安房郡誌』5公尺4公尺到5公尺
相模鎌倉現・神奈川縣鎌倉市『鎌倉大日記』8公尺到10公尺
江之島現・藤澤市5公尺到6公尺
伊豆八丈島現・東京都八丈町『八丈島小島青島年代記』4公尺
仁科現・西伊豆町『佐波神社沿革』5公尺4公尺到5公尺10公尺(佐波神社)
八木澤現・伊豆市22公尺(妙蔵寺)
土肥現・伊豆市『榮源寺由来』18公尺(榮源寺)
戶田現・沼津市20公尺
36.4公尺(平目平)
江梨現・沼津市『江梨航補院開基鈴木氏歴世法名錄』16公尺(航補院)
清水現・静岡市清水區『日海記』5公尺到6公尺[17]10公尺(村松)
燒津現・燒津市『林叟院記錄』6公尺到8公尺7公尺到8公尺(會下島)10公尺
濱岡現・御前崎市『圓通松堂禅師語錄』8公尺
遠江新居現・湖西市『東榮鑑』6公尺到8公尺6公尺到8公尺
三河渥美現・田原市『渥美郡史』5公尺到6公尺5公尺到8公尺
伊勢大湊現・伊勢市『内宮子良館記』6公尺到8公尺6公尺到10公尺
國崎現・鳥羽市『内宮子良館記』8公尺到15公尺
塩屋現・志摩市『元田由来』8公尺到15公尺
紀伊熊野現・熊野市新宮市『熊野年代記』4公尺到5公尺4公尺到6公尺

地形改變

該次地震還造成了海底隆起高度估計為4公尺[18] 。在濱名湖原本是1座淡水湖,但是因為地震震塌了封閉着濱名湖口的沙壩,於是濱名湖成為半鹹水湖泊。

罹難人數

根據《林叟院創記》記載,明應地震也導致了駿河灣岸志太郡總共有26,000人罹難[19],在明治时代曾对当时志太郡《内宮子良館記》記載,明應地震也導致了伊勢的大湊町溺斃人數總共有5千人、房屋损壞多余间,在伊勢和志摩溺斃人數總共有1萬多人[2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