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鳖属

鳖科的一属

斑鳖属學名Rafetus)也称斯氏鳖属[4],是鱉科、鳖亚科下的一,由19世纪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在1864年以幼发拉底鳖(原名:Testudo euphraticus)为模式種建立[2]。現存兩個物种,即幼发拉底鳖和斑鳖[3],均为生活在亚洲的大型淡水鳖。主要特徵是頭、頸及體背有鮮明的黃斑,第八对肋板退化或缺失,不在中線相連,且腹部仅有两个較小的胼胝体[4][2]

斑鳖属
化石时期:15.97–0 Ma[1] 中新世早期至今
斑鳖(上)和幼发拉底鳖(下)
科学分类 编辑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爬行綱 Reptilia
目:龜鱉目 Testudines
亚目:曲颈龟亚目 Cryptodira
科:鳖科 Trionychidae
亚科:鳖亚科 Trionychinae
属:斑鳖属 Rafetus
Gray, 1864[2]
模式種
幼发拉底鳖 Testudo euphraticus
(=Rafetus euphraticus
Daudin, 1801
其他种
異名[3]
  • Oscaria Gray, 1873
  • Yuen Heude, 1880

系統發生

根据2009年美国学者沃尔特·乔伊斯(英文:Walter G. Joyce)等人联合发表的论文,斑鳖属与鱉科其他类群的分化关系如下,符号“†”表示已灭绝:[5]

鱉科
盤鱉亞科

 盤鱉屬 Cyclanorbis

 圓鱉屬 Cycloderma

 緣板鱉屬 Lissemys

 Cyclanorbinae 
†团板鳖亚科

 †哈氏鳖属 Hutchemys

 †团板鳖属 Plastomenus

 Plastomeninae 
鱉亞科

 鱉屬 Trionyx

 小頭鱉屬 Chitra

 黿屬 Pelochelys

 滑鱉屬 Apalone

 斑鱉屬 Rafetus

 軟鱉屬 Amyda

 盾鱉屬 Aspideretes

 麗鱉屬 Nilssonia

 紋鱉屬 Dogania

 山瑞鱉屬 Palea

 中華鱉屬 Pelodiscus

 Trionychinae 
 Trionychidae 

下屬物種

综述

斑鳖属现存幼发拉底鳖(Rafetus euphraticus)和斑鳖R. swinhoei)两个物种[3]

幼发拉底鳖也稱幼河斑鱉或西亞斑鱉,产自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水系,種群數量呈大幅下降趨勢,已被IUCN评估为瀕危物種[6]

斑鳖也稱斯氏鱉,主要产自中國长江下游、太湖及流贯中国和越南红河水系,自命名以来一度被误认为是Pelochelys cantorii)或中華鱉Pelodiscus sinensis)的同物异名,直到1987年才被划进斑鳖属,重新确认为有效物种。因长期未得到关注与保护,斑鳖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接近灭绝的动物之一,被IUCN评估为極危物種[7]。截至2024年7月,世界上已知的活体斑鳖仅剩三只:一只饲养於中国苏州上方山动物园,一只存活於越南河内同莫湖水庫,另有一只通过环境DNA检测认为生活在越南河内宣汉湖。

此外,曾生活在河内还剑湖的斑鳖,被部分越南学者认为是一个与斑鳖不同的独立物种,称之为还剑鳖。越南学者何廷德越南语Hà Đình Đức於2000年首次将还剑鳖命名为 Rafetus leloii(种名意为“黎利鳖”,源自越南后黎朝开国皇帝黎利向神鳖归还宝剑的传说)。然而,还剑鳖的独立物种地位并未得到学界认可,国际上大多数权威龟鳖类专家都将其视作斑鳖的异名[8]。2016年1月19日,已知的最后一只还剑鳖被发现死亡[9][10]

當前歸入斑鳖属的化石鳖类,仅有一种波希米亚鳖(R. bohemicus波希米亚捷克境內的古代地域名),模式标本产自捷克的中新世地层,化石年代约在1597-1365万年前[1]

列表

本属包括以下物种:

  • †波希米亚鳖 Rafetus bohemicus (Liebus, 1930)
    • Rafetus bohemicus bohemicus (Liebus, 1930)
    • Rafetus bohemicus jaegeri (Fuchs, 1939)[11][12]
  • 幼发拉底鳖 Rafetus euphraticus (Daudin, 1801)
  • Rafetus euphraticus (Oliver, 1801)
  • 还剑鳖 Rafetus leloii Hà, 2000,(黎利鳖)
  • 斑鳖 Rafetus swinhoei (Gray, 1873)
  • 越南斑鳖 Rafetus vietnamensis Le, Le, Tran, Phan, Phan, Tran, Pham, Nguyen, Nong, Phan, Dinh, Truong and Ha, 2010 [13]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