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斷

土斷是一種把新來的移民編入戶籍的行動,最早執行於晉朝華北世族時為各種動亂而遷居江南,遷徙而來的世族並未有當地的戶籍,仍稱原本的籍貫

此外,當時華北來的流民,使用流動戶口:「白籍」,並未有當地的戶籍:「黃籍」,故繳上發生了問題,土斷是指撤銷僑郡僑縣,以所居土地为斷,故名。

西晉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建議使用土斷,這是土斷最早的開始。

東晉時共有四次土斷,晉成帝咸和二年(327年)開始整理户籍,被称为“晉籍”[1]。咸和三年實行土斷[2]咸康七年(341年)四月,晉成帝下令第二次实行土断,胡三省在注釋令文“實編戶,王公己下皆正土斷白籍”時誤解第二次土斷為第一次土斷。[3]晉哀帝興寧二年(364年),大司马桓温推行第三次土断以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斷[4]。义熙九年(413年),太尉刘裕因桓温庚戌土断过时已久,“王化所以未純,民瘼所以猶在”[5],決定再實行土断,是為第四次土斷。[6]

南北朝時亦有土斷措施,由於“吏貪其賄,民肆其奸”,效果並不昭著,齊武帝永明四年,整理戶籍引起唐寓之白籍叛亂,人稱白賊之亂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