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臺灣曾經存在的大專院校
(重定向自國立台灣體育大學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簡稱臺體大、臺灣體大、臺體、NTUS,是中華民國一所曾經存在的國立專業型大學英语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校區分設於桃園市臺中市嘉義縣,前身為國立體育學院國立臺灣體育學院[1][2]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老校名國立臺灣體育學院(1961年創校)
创办时间2008年
停办时间2009年
学校类型國立大學
校长周宏室
副校长蘇文仁
校址 中華民國臺灣
校區臺中校區

嘉義校區

昵称臺體大、臺灣體大、臺體、NTUS
所屬法人中華民國教育部
汉语名称
繁体字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汉语拼音 guó lì tái wān tǐ yù dà xué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為中華民國首間大專院校整併失敗的案例,2009年兩校恢復獨立運作,並各取英文校名及中文簡稱使用至今。

概況

緣起

2005年,為使2009年世界運動會後比賽場館有妥善運用與管理,時任行政院長謝長廷指示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推動「推動體育校院整併暨成立體育大學規劃構想書」,預計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國立體育學院以及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新設合併為新的國立大學國立臺東體育實驗高級中學改隸為其附設學校。

2006年,教育部成立籌備處;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則因臺北市議會未通過參與整併案而退出,並在2013年另行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合併為臺北市立大學

2007年,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分別於4月和6月召開校務會議,對併校構想卻皆投下反對票,理由是未來校名、主要校區、教學和行政單位都未有共識。

教育部推動併校觸礁後,同意國立體育學院更名為「國立臺灣體育大學」報請行政院核准。此引起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極度不滿,校友總會更動員陳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遂再次推動兩校合併,並參考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模式進行。[3]

二度併校

2008年2月1日,兩校合併為「國立臺灣體育大學」,並在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級中學成立南部校區籌備處。合併初期兩校仍維持獨立運作,計劃在四年內完成整合,但因併校程序倉促且相關法規未臻完善,致使學校組織規程始終難產。

合併失敗

2009年,臺中校區經校務會議通過,向教育部提出終止併校作業,成為臺灣首例大專院校合併後取消的案例。8月1日正式回復為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隨後又申請更名為「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2011年12月,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更名為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保留臺體大、臺灣體大的簡稱使用權。

原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的英文校名則由國立體育大學擁有。

後續發展

時任監察委員程仁宏認為,教育部在國立臺灣體育大學併校案過程中,決策反覆且未落實校務稽核,予以提案糾正[4]

歷任校長

任別姓名任期
1周宏室2008年-2009年

參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