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養

圈養就是將動物圍在固定的場所人工飼養,它是與天然放牧和野生相對。圈養活動在人類社會中行之已久,主要是在畜牧養殖方面被大量使用,另外也在動物園等類似領域被使用。

圈養動物的行為

被圈養的動物有時會出現異常行為。

一種異常行為被稱作「Stereotypy」,即重複和明顯無目的的運動行為,例子包括原地兜圈、自我傷害和過度自我梳理等。 這些行為與壓力和缺乏刺激有關。 表現出這種症狀的動物往往患有動物精神疾病。[1] 許多圈養者試圖引入刺激來防止或減少此類問題,這個過程被稱為行為豐富化(英語:Behavioral enrichment),目標是使環境更加複雜和流動,提供更引人入勝和複雜的行為環境,並讓被圈養動物有更多機會做出決定。[2]

另一種異常行為是自我傷害行為(SIB),指的是任何涉及咬、抓、打自己身體,或拔頭髮和戳眼睛之類的行為,這些行為可能會導致其受傷。[3] 儘管根據報告之發病率很低,但在一系列靈長目物種中觀察到自殘行為,特別是當它們在嬰兒期經歷社會孤立時可能會咬自己的身體—通常是手臂、腿、肩膀或生殖器。[4] 威脅性咬傷包括咬自己的身體—通常是手、手腕或前臂—同時以威脅的方式盯著觀察者、同物種個體或鏡子。自我打擊涉及在身體的任何部位敲打自己。 戳眼是一種行為(在靈長目動物中廣泛觀察到),將指關節或手指壓入眼窩上方凹陷處。 拔毛是一種用手或牙齒在自己頭髮上摩擦的抽搐動作,導致過度去除毛髮。[3]

自殘行為的近端(直接)原因已在圈養靈長目動物中被廣泛研究;社會或非社會因素都可以觸發此類行為。 社會因素包括群體構成的變化、壓力、與群體的分離、其他群體成員的接近或攻擊、附近的同物種雄性個體、與雌性個體的分離,以及從群體中分離。[4] 社交孤立,特別是幼年受撫育經驗的中斷,是一個重要的風險因素。[3] 研究表明,儘管被母親撫養過的恆河猴仍表現出一些自我傷害行為[5],圈養且沒被母親撫養過之恆河猴更可能自我虐待。[3] 非社會因素包括小傷口或刺激物、寒冷天氣、人類接觸等[4],例如,一項研究表明,動物園遊客密度與大猩猩撞擊屏障的數量呈正相關,而動物園遊客密度低導致大猩猩的行為更輕鬆。 圈養的動物往往無法逃避公眾的關注和破壞,這種缺乏環境控制造成的壓力可能會導致自我傷害行為的增加。[6]

研究表明,許多異常行為,包括自我傷害行為,可以藉由成對生活成功治療。成對生活為先前獨居的動物提供了社會伴侶[7],這種方法對靈長目動物特別有效[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