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

中国黑龙江省的地级市

佳木斯市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中国最东边的地级行政区。市境南界双鸭山市七台河市,西接哈尔滨市伊春市,西北隔松花江鹤岗市接壤,东北隔黑龙江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比罗比詹毗邻,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伯力相望。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势低平,多沼泽松花江贯穿市区。市人民政府驻前进区

佳木斯市
地级市
左上:建国十周年纪念塔;右上:杏林湖公园;
中图:知青广场主题雕塑;
左下:佳木斯市政府;右下:佳木斯市图书馆;
下图:位于市区最北、松花江南岸的沿江公园
佳木斯市在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
佳木斯市在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
坐标:46°48′00″N 130°19′05″E / 46.800°N 130.318°E / 46.800; 130.318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黑龙江省
設立1983年10月8日
語源满语意为“驿丞”[1]“巫师祈祷之处”[來源請求]
政府駐地前进区
下级行政区4市辖区、3县级市、3
政府
 • 市委書記王秋实
 • 人大常委會主任刘臣
 • 市長丛丽(女)
 • 政協主席王志鹏
面积
 • 地级市32,470 平方公里(12,540 平方英里)
 • 市區1,904 平方公里(735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全省第8位(佔全黑龙江省7.18%)
最高海拔852.7 公尺(2,797.6 英尺)
人口(2022户籍人口)
 • 地级市225.6萬人
 • 排名全省第6位(佔全黑龙江省6.44%)
 • 密度73.2人/平方公里(190人/平方英里)
 • 市区(2015户籍)77.63萬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154000
電話區號454
車輛號牌黑D
气候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年均温3.6 ℃
年降水516.5毫米
行政区划代码230800
国内生产总值(2015)¥860.7亿(全省第6位,佔全黑龙江省5.48%)
138.19亿美元汇率
人均¥35,944(全省第4位
5,771美元(汇率)
網站佳木斯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市象征
动物东方白鹳(市鸟)
杏花
杏树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黑龙江统计年鉴-2016》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中心。2006年佳木斯市获得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年度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称号。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1],被称为“东方第一城”。

市名

佳木斯(满语ᡤᡳᠶᠠᠮᡠᠰᡳ穆麟德轉寫Giyamusi[來源請求])之稱起源於何時,沒有確切記載。

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康熙皇輿全覽圖》上,今佳木斯地區上被與寫作「甲母克寺噶珊」。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版的《盛京、吉林、黑龍江標註戰績圖》上,以滿漢文字稱「嘉木寺屯」。按滿語解釋,佳木斯爲驛丞,噶珊爲村,所以佳木斯爲「驛丞村」或「站官屯。」[1]

此外,或说「佳木斯」为赫哲語,意爲「骨頭」或「屍體」;或说意为“巫师(萨满)祈祷之处[原創研究?]”。

历史

據史書記載,佳木斯是松花江通往黑龍江江口的古驛道,這裡生活著滿族的先祖肅慎,以後又稱挹類人。

周朝肃慎地。两汉晋代挹娄南北朝时期属勿吉地。隋朝唐朝靺鞨辽代女真五大部族地,称五国部金代胡里改路,治今依兰县元朝至元中析开元路水达达路永乐七年(1409年)置奴儿干都司[2]

雍正七年(1729年)设三姓副都統,治今依兰县,隶属吉林将军光绪十四年(1888年)于今市区罝东兴镇。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置依兰府,今市境属之。宣统二年(1910年)设桦川县,驻东兴镇[2]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桦川县迁至悦来镇。1930年,东兴镇与佳木斯屯合并为佳木斯镇,属桦川县。伪满时期于1934年设立三江省,省政府驻佳木斯,桦川县迁驻佳木斯镇。1937年正式设立佳木斯市,属三江省。佳木斯成为省、市署驻地[2],东北十大新都市之一。

1945年8月,八月風暴行動开始。8月17日,苏军遠東第2方面軍第15集团军英语15th Army (Soviet Union)部队占领佳木斯市[3]:27。1945年10月下旬,中共政权在佳木斯市成立三江地区行政公署。11月撤销三江地区,新设合江省[2]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成为中共政权对抗國民政府的后方根据地,称之为“东北的小延安”[1]

1947年起,佳木斯市在法理上成為國民政府设置的合江省省會。

1947年,國民政府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设合江省,省会驻佳木斯市。1949年,中共政权撤销合江省,并入松江省[2]。1954年8月,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佳木斯为省辖市。


1984年12月15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国函[1984]178号,撤销合江地区,其所属桦南集贤宝清富锦依兰汤原桦川萝北绥滨饶河同江抚远友谊13县划归佳木斯市[4]地市合并

1987年,撤销同江县,改设同江市;将集贤县划归双鸭山市;将萝北、绥滨两县划归鹤岗市。1988年,撤销富锦县,改设富锦市。1991年,将宝清、友谊两县划归双鸭山市;将依兰县划归哈尔滨市。1993年将饶河县划归双鸭山市。2006年7月,撤销永红区,并入佳木斯市郊区。2016年1月,撤销抚远县,设立抚远市[2]

地理

佳木斯市东邻双鸭山市,南接牡丹江七台河鸡西市,西依哈尔滨伊春市,北邻鹤岗市

佳木斯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严长干燥,春季大风易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凉爽。1月平均气温−18.5℃,7月平均气温22.5℃。全年均温3.62℃,降水一般在500毫米以上。3月底土壤开始解冻,11月中旬大地开始封冻。无霜期为130天。

佳木斯市气象数据(1971年至2000年)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1.8
(35.2)
9.8
(49.6)
20.2
(68.4)
29.2
(84.6)
33.5
(92.3)
35.4
(95.7)
38.8
(101.8)
35.8
(96.4)
30.8
(87.4)
26.1
(79.0)
15.1
(59.2)
5.0
(41.0)
38.8
(101.8)
平均高温 °C(°F)−12.7
(9.1)
−7.3
(18.9)
1.5
(34.7)
12.7
(54.9)
20.4
(68.7)
25.0
(77.0)
27.6
(81.7)
25.8
(78.4)
20.1
(68.2)
11.2
(52.2)
−0.8
(30.6)
−10.5
(13.1)
9.4
(49.0)
日均气温 °C(°F)−18.5
(−1.3)
−13.9
(7.0)
−4.3
(24.3)
6.2
(43.2)
13.9
(57.0)
19.3
(66.7)
22.5
(72.5)
20.5
(68.9)
14.0
(57.2)
5.3
(41.5)
−6.0
(21.2)
−15.6
(3.9)
3.6
(38.5)
平均低温 °C(°F)−24.0
(−11.2)
−20.2
(−4.4)
−10.7
(12.7)
−0.2
(31.6)
7.2
(45.0)
13.9
(57.0)
17.7
(63.9)
15.8
(60.4)
8.3
(46.9)
−0.2
(31.6)
−10.8
(12.6)
−20.4
(−4.7)
−2.0
(28.5)
历史最低温 °C(°F)−39.5
(−39.1)
−35.2
(−31.4)
−35.2
(−31.4)
−11.9
(10.6)
−6.0
(21.2)
3.8
(38.8)
8.7
(47.7)
5.4
(41.7)
−3.2
(26.2)
−17.0
(1.4)
−28.4
(−19.1)
−34.5
(−30.1)
−39.5
(−39.1)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3.7
(0.15)
5.0
(0.20)
9.4
(0.37)
21.1
(0.83)
46.3
(1.82)
91.4
(3.60)
104.0
(4.09)
122.2
(4.81)
61.4
(2.42)
33.6
(1.32)
10.0
(0.39)
8.4
(0.33)
516.5
(20.33)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5.85.15.77.711.313.412.713.811.18.75.87.2108.3
数据来源:中国天气网

政治

现任领导

佳木斯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佳木斯市委员会

佳木斯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佳木斯市委员会
职务书记主任市长主席
姓名丛丽(女)[5]宫秀丽[6]王铁[7]高志军[8]
民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
籍贯黑龙江省伊春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山东省肥城市黑龙江省勃利县
出生日期1970年7月(53歲)1966年9月(57歲)1975年10月(48歲)1966年2月(58歲)
就任日期2023年3月2022年1月2023年4月2022年1月

行政区划

佳木斯市现辖4个市辖区、3个,代管3个县级市

此外,随着中俄国界东段界桩确定,抚远三角洲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0月设立,为佳木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黑瞎子岛171平方公里领土行使行政和民事管辖权,对抚远三角洲开发建设实行统一管理。

佳木斯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9]区划名称汉语拼音面积[10]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1]
(2020年普查)
政府驻地邮政编码乡级行政区划[12]
街道
办事处
其中:
民族乡
230800佳木斯市Jiāmùsī Shì32,463.812,156,505前进区1540002046294
230803向阳区Xiàngyáng Qū41.45295,017桥南街道1540005
230804前进区Qiánjìn Qū16.00180,893永安街道1540004
230805东风区Dōngfēng Qū142.60121,305建国街道154000511
230811郊区Jiāo Qū1,703.57265,340友谊街道154000474
230822桦南县Huànán Xiàn4,417.98286,855桦南镇15440075
230826桦川县Huàchuān Xiàn2,228.11145,876悦来镇154300541
230828汤原县Tāngyuán Xiàn3,419.92173,688汤原镇154700461
230881同江市Tóngjiāng Shì6,229.04176,112同江镇156400642
230882富锦市Fùjǐn Shì8,224.22414,090城西街道156100211
230883抚远市Fǔyuǎn Shì6,040.9197,329抚远镇15650055

人口

2022年佳木斯市户籍总人口为22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3万人。[13]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156,505人[14]。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552,09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95,592人,下降15.5%,年平均增长率为-1.67%。其中,男性人口为1,079,952人,占总人口的50.08%;女性人口为1,076,553人,占总人口的49.9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32。0-14岁的人口为228,293人,占总人口的10.59%;15-59岁的人口为1,426,896人,占总人口的66.1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01,316人,占总人口的23.2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6,148人,占总人口的15.5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405,396人,占总人口的65.1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51,109人,占总人口的34.83%。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098,374人,占97.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8,131人,占2.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86,492人,下降15.5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9,100人,下降13.5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4,542人,下降13.9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2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减少6,093人,下降24.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个百分点;回族人口减少394人,下降9.5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1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增加606人,增长24.9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5个百分点;赫哲族人口增加321人,增长13.9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

佳木斯市民族构成(2020年11月)[15]
民族名称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赫哲族达斡尔族土家族苗族壮族其他民族
人口数2,098,37427,96618,7813,7493,0372,6192382122091911,129
占总人口比例(%)97.301.300.870.170.140.120.010.010.010.010.05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48.1132.316.455.224.510.410.360.360.331.94

交通

佳木斯市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较为发达,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铁路

境内有图佳铁路佳富铁路前抚铁路哈佳铁路绥佳铁路,五条铁路干线通往全国各地。

公路

国道

102国道 201国道 221国道过境。

高速公路

鹤大高速(鹤岗-大连)、 哈同高速(哈尔滨-同江)、 建黑高速(建三江-黑瞎子岛)在境内相交,高速公路发达。

水路

“江海联运”沿松花江黑龙江下行经鞑靼海峡可达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及太平洋沿岸国家地区。

民航

佳木斯东郊机场

国内航线

航空公司目的地
中国国际航空北京-首都
山东航空青岛济南沈阳南京烟台
海南航空北京-首都
中国南方航空大连广州
中国东方航空济南上海-浦东烟台杭州

国际航线

航空公司目的地
 韩国济州航空首尔-仁川

公交

线路编码始发站终点站
1路亚麻厂新玛特
2路珍珠岩厂万达广场
3路火车站南广场水岸万家
4路烟草中心传染病医院
5路长安桥佳南医院
长安桥佳南农场
6路外滩公园四丰小镇
7路社会福利大厦发电厂
社会福利大厦军港
8路火车站北广场宏大医院
9路外滩公园东兴城公园
外滩公园乌苏里江药业东门
10路珍珠岩厂万达广场
11路第二中学万兴华城
12路康居嘉园康居嘉园
13路长安桥东兴城公园
14路锅炉厂百隆商场
15路新丰村长青楼
16路百货大楼西门东兴城公园
18路火车站北广场栋梁街口
19路佳西客运站铁路二小区北门
新丰村铁路二小区北门
20路第四中学宏伟街口
21路百货大楼西门铁路钢厂
22路外滩公园新丰村
23路康居嘉园政务服务中心
28路第十六小学知青广场
29路金港湾万达广场
30路我的家沿江乡
31路第四中学社会福利大厦
101路火车站北广场监理站
102路商业城草帽村
103路商业城民胜村

名胜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黑龙江八岔岛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
  •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
  • 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
  • 富锦五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区购物中心:百货大楼, 华联商厦万达广场新玛特购物中心

教育

佳木斯大学天桥与主楼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第二校区教学楼

普通本科院校:

高职(专科)院校(全国共1105所):

  • 佳木斯职业学院
  •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在北京与哈尔滨分别设有分院)

普通高中:

  •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省重点高中)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为佳木斯市教学质量最高的高中学府,曾经在2004至2009年产生六名省状元

  • 佳木斯市第二中学(省重点高中)
  • 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市重点高中)
  • 佳木斯市农恳总局高中(现称佳木斯市实验中学)
  • 佳木斯市第八中学
  • 佳木斯市第七中学
  • 佳木斯大学附属中学
  • 佳木斯松北高中

象徵

友好城市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