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

中國漢族的主要聚居地
(重定向自两京十三省

漢地是指中國漢族傳統聚居地,最初指漢朝的領土,其後演變為古代漢族地區的簡稱,與中國其他少數民族聚居地相區別。五岳五鎮四瀆都分布在古代漢族地區境內。因古代漢族原居於「九州」,又稱為漢地九州。漢地與清代及民国初年的內地十八省的含义相近。漢地除了是漢族對本民族原住地區的稱呼外,也是非漢族群對漢族原住地區的稱呼,而非漢族群的主要聚居地區是在九州之外。又名漢境漢疆

汉地
繁体字 中國本土
简化字 中国本土
汉语拼音 zhōngguó běntǔ
汉语别称㈠
繁体字 中國本部
简化字 中国本部
汉语拼音 zhōngguó běnbù
汉语别称㈡
汉语十八行省
汉语拼音 shíbā xíngshěng
汉语别称㈢
繁体字 關內十八省
简化字 关内十八省
汉语拼音 guānnèi shíbā shěng
字面意思山海关
汉语别称㈣
繁体字 內地十八省
简化字 内地十八省
汉语拼音 nèidì shíbā shěng
来自《国家地理》的1912年中国及其领土地图,包括中华民国的不同地区。漢地的範圍被漆上粉红色。

称呼

汉地

明长城与明朝兩京十三省範圍(圖中藍色範圍),藍色範圍即是古代漢族地區,圖中沒有列出奴儿干都司及西藏範圍。清朝割出遼東後,餘下地區即關内十八省。

漢地最早僅指漢朝的領土,後來演變為漢族聚居地的统稱,也是漢族原住民地區的簡稱,與其他主要非漢族群的聚居地相區別。

歷代典籍中已有“漢地”用例,二十六史及《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中提及此詞一百余處,《全唐詩》提及此詞十九次。漢地又有漢境、漢疆等別稱。

學術界常使用此詞,并常與“藏区(或吐蕃西藏)”、“蒙古”、“回部西域回紇回鶻新疆畏吾爾等)”等地并稱。如:《西藏史话》(陳慶英等著,鷺江出版社)中第95页引近人贵香巴所著《西藏简史》说:“藏王都松芒波杰时,西藏有了笛子,并从汉地得到茶叶”,第132页又有“之后,他(八思巴)担任堪布,为汉地,西夏蒙古高丽纳西畏吾尔等地的比丘比丘尼等总计4000多人授戒……”。《劍橋中國史-遼夏金元卷》中譯本序言中亦提及“CHINA……一會兒指中國,一會兒指漢地……”。目前,至少在中國學術界,“漢地”已取代“十八省”或“中國本部”成為常用詞彙。許倬雲著的《我者與他者: 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滿清帝國的統治機制可分為第一層的兩個部份, 蒙藏與漢地,前者又分為蒙古與西藏,後者則有滿、漢八旗與一般臣民。”

藏文「རྒྱ་ནག」可以譯為汉地,指藏地以東的中國。

當代學界也常用此詞,如:

中國本部

英文文獻

1580年明朝兩京十三省,不包黑龍江及西藏等地
1944年美军战时宣传片《我们为何而战中国之抗战》中的中國地圖。該圖將中華民國法定領土分为中国本部(漢地)、满洲蒙古新疆西藏等五大區塊。

英文中的“China proper”原是对歷史上中國漢族傳統地區的稱呼,通譯中國本部,也有譯中国本土。一般是指明長城以南的漢族聚居區,并不包括蒙古西藏新疆以及被滿族人统治的清朝所劃出的东三省(又称滿洲)等地域。到民國初年,也時常包括內滿洲。近現代以來,由於「中華民族」概念範圍的擴大,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中國本部」一詞因不包含中国的其它疆域,基于国家主权,同時受到抵制。在現代英語中這一用法有所減少;而中文已少使用。

英文「China Proper」的字面意思,是「嚴格、純粹、本質、自身意義上的中國」。根據美國的中國專家何漢理(Harry Harding, 1946-)的研究,該詞早於1827年即有使用。但英國人威廉·溫特博特姆(William Winterbotham, 1763-1829)在1795年介紹清帝國統治下之中國(the Chinese Empire,中華帝國)的書中,已經提出了「China Proper」(現代才由某些人翻譯為「中國本部」)的概念。在第二章「中華帝國概述」(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的起始,他說:

溫特博特姆將明朝之十五行省的疆域歸入中國本部概念(China Proper)作介紹;而西伯利亞滿洲東北)、蒙古、東韃靼(含今日之新疆阿富汗、北巴基斯坦等)等地歸入中屬韃靼(Chinese Tartary)作介紹。中國的冊封屬國(States Tributary to China)則包括西藏朝鮮琉球、安南(越南)、暹羅泰國)、呂宋菲律賓)等。

而清朝「漢地一十八行省」作為滿族中央集權統治漢族地方的政治架構,早就已經存在的。(「行省」來自於「行中書省」,即行動或外駐的中央機要官署,是承襲女真族金朝蒙古族元朝的體制,為漢族明朝滿族清朝所沿用。)

中文文獻

就目前已知的文獻,清代中西交流大幅擴展之前,「中國本部」這一英譯詞彙未在中國通用。清末由商務印書館发行的《中国通览》一书將“中国域内”(指清朝領土)划分为本部、属部两大部,前者使用“中国本部”一词称之,后者(即中国属部)则包括满洲(东三省)、蒙古(内外蒙古)、伊犁(新疆)及西藏属部;同时期由文明书局出版的《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也将清末中国疆域划分为本部十八省、东三省、新疆、蒙古、西藏五大地区。而晚清官員、學者屠寄所著并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经清朝学部审定发行的《中国地理教科书》的“中国总论”一节中则将这五大地区分别称为内地(京畿及十八省)、关东(三省)、西域(新疆省)、北藩(内外蒙古)、西藩(青海西藏)。

革命黨人與共產黨人均有使用過「中國本部」一詞,如鄒容革命軍》第四章「革命必剖清人種」、《實業計畫》、中共二大達成的大會宣言與「關于『國際帝國主義與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決議案」等文章。

1930年代專注邊疆史的期刊《禹贡》就有文章說打箭爐是「为我国本部与西藏国防上的天然障壁,军事上极重要之区也。其在交通上与国防上的重要,远过于盘踞在本部与满洲间的热河山地」。

地理範圍

漢代至明代

漢族地區東起鴨綠江下游,包括遼東及燕云十六州在內,北緣接壤戈壁沙漠,漢地以戈壁沙漠—燕山山脈為與蒙古草原地區接壤的邊界;北起從燕山山脈,經中原一帶直至珠三角地區;從東部沿海至今日的山西省地區;位於西邊的陝西、四川省地區則組成漢族地區的西部,與藏地東部的安多接壤。漢地面積大於藏扯,其內部可分為豫、荊、冀、青、兗、徐、揚、梁、雍等九個分區。

清代至民國

1875年清朝内地十八省

清朝建立後,为保护满族固有习俗和本民族利益而禁止或限制汉族人在柳条边外(東北地區)活动,北鎮所在的今遼寧省(清末属奉天省)被割出漢地,并禁止及限制漢族移民進入,而其餘漢族地區則組成漢地十八省,或称關内十八省、内地十八省,一般指的是原明朝统治区內的漢族地區(大約為明長城以南地區),漢地十八省与其它地区的界限主要是明长城柳條邊

随着清朝國勢日衰,加上各種天災人禍如丁戊奇荒太平天國等,內地十八省民生陷入困頓,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基于生计而向十八省外的地区移民,因此出現如「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的現象。於是東三省內蒙古南洋群島中南半島等地的汉族人口增加,特別是在接鄰十八省的遼寧省以及內蒙古南部等曾經的漢族地區,重新恢復了漢族人口的移入,形成今日東北全區以漢族為多數的族群人口组成。

清朝末年進行了行政体制改革,在東北地區新疆等原十八省外的将军辖区增設省縣,前者改称东三省,其中的奉天省先秦時期漢族先民建立燕國及傳統居住之範圍。辛亥革命爆发并建立中华民国後,行省制已在全国普遍推广。

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漢族區域
省區名
北京天津河北
山西遼寧山東
江蘇上海安徽
浙江福建江西
湖北湖南廣東
海南廣西貴州
雲南四川重慶
陝西河南甘肅
寧夏吉林黑龍江

人囗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由二十七個省區組成的漢族地區人口數據。

中國大陸地區漢族人口比重
地区地区总人口地区汉族总人口汉族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比重(%)
汉族地区1,350,305,1671,251,153,85092.66
北京21,893,09520,845,16695.21
天津13,866,00913,422,52896.80
河北74,610,23571,389,09295.68
山西34,915,61634,793,76199.65
辽宁42,591,40736,169,61784.92
吉林24,073,45321,985,83991.33
黑龙江31,850,08830,728,61296.48
上海24,870,89524,471,08598.39
江苏84,748,01684,126,80299.27
浙江64,567,58862,349,87496.57
安徽61,027,17160,594,62399.29
福建41,540,08640,418,61697.30
江西45,188,63544,969,36999.51
山东101,527,453100,622,49499.11
河南99,365,51998,210,03898.84
湖北57,752,55754,981,45895.20
湖南66,444,86459,759,64889.94
广东126,012,510121,260,37296.23
广西50,126,80431,318,82462.48
海南10,081,2328,498,24184.30
重庆32,054,15929,883,36993.23
四川83,674,86677,986,63893.20
贵州38,562,14824,511,88263.56
云南47,209,27731,573,24566.88
陕西39,528,99939,306,25599.44
甘肃25,019,83122,363,43889.38
宁夏7,202,6544,612,96464.05

自然環境

主要河流
河流名稱別稱在漢地境內的幹流
黃河西瀆上游部分、中游、下游
長江南瀆上游部分、中游、下游
淮河東瀆全部
济水北瀆全部
珠江全部
閩江全部
钱塘江全部
海河上游部分、中游、下游
遼河中游、下游
主要山脈
山名別稱備注
泰山東岳
沂山東鎮
衡山南岳
會稽山南鎮
華山西岳
吳山西鎮
恆山北岳
医巫闾山北鎮
嵩山中岳
霍山中鎮
秦嶺
怀玉山
天柱山在漢代至隋代間,天柱山取代衡山成為南岳
崑嵛山
主要平原
主要高原
主要島嶼
主要湖泊

注释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